性质的不同做到罪刑相适应,定罪不过是准确量刑的前提条件而已。 例如,日本刑法理论上之所以广泛争论事后抢劫罪的盗窃犯是否身份犯,是身份犯的话,是真正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51页。 [18] 当然,事实上贪污罪比盗窃罪在定罪量刑的数额起点上要高得多,以致完全背离了我们自古以来从严治吏的初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069.html -
了解详情
此判决一出,立即引起网民广泛议论。议论主要围绕许霆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以及量刑是否过重展开盗窃17万元,判处无期徒刑,这一判决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许霆的 抢劫罪的客观行为上来看,行为人使用了暴力劫取财物。但在传统刑法理论上,对抢劫罪的认定上强调两个当场当场使用暴力或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并当场取得财物,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76.html -
了解详情
层面上强调抢夺不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等侵犯被害人人身的手段,而更多的学者认为抢劫罪的暴力是直接针对被害人的人身,是有排除被害人反抗的性质为目的,而抢夺的 个罪中具有相对性,只有放到特定犯罪构成中进行考察,才能确定它是构成要件还是量刑情节,因此,刑法理论上以对某种犯罪的成立是否具有决定意义,将危害结果划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353.html -
了解详情
上强调抢夺“不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等侵犯被害人人身的手段”,而更多的学者认为“抢劫罪的暴力是直接针对被害人的人身,是有排除被害人反抗的性质为目的,而抢夺的 在个罪中具有相对性,只有放到特定犯罪构成中进行考察,才能确定它是构成要件还是量刑情节,因此,刑法理论上以对某种犯罪的成立是否具有决定意义,将危害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0.html -
了解详情
,定性不当。 被告人林立芳认为其没有参与抢劫犯罪;其辩护人提出公诉机关指控林立芳犯有抢劫罪,证据不足。 被告人蔡承文认为其没有参与抢劫犯罪;其辩护人提出蔡承文主观上 证据确实,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应予维持。但原判决认定上诉人陈雪、林伦朝、张金生、蔡承文、翁其云及原审被告人林立芳犯抢劫罪,适用法律不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53.html -
了解详情
有侵犯他人的人身权的可能性。 2.我国1979年刑法明确将数额较大作为盗窃罪定罪量刑的标准之一,在当时盗窃罪是纯正的数额犯罪。1997年刑法在原有的1979 在实践中经常出现,而且社会危害性也极其严重,刑法对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我国台湾地区学者林东茂教授指出,携带凶器行窃之所以当成一种加重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003.html -
了解详情
益,或是行为人为数行为,则应为双重评价,否则属于评价不足。{7}若承认定罪量刑的目的,就在于对违法性及有责性事实进行全面评价,从而宣告一个罪刑相 重伤罪、诈骗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相关犯罪,而且在盗窃罪、抢夺罪、抢劫罪、故意毁坏财物罪乃至故意杀人罪之外都存在为数不少的所谓特别法条或者基本法条。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683.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首先,同一罪名的基本构成与其诸修正构成之间是同一刑法规范 内部的不同量刑情节之间的关系,不是不同刑法规范之间的横向关系。其次,如前所述 ,在 ,但在预备过程中由于意志以外原因或自动放弃犯罪而没有着手实施抢劫行为 。抢劫罪的准备活动中包括为抢劫而盗窃枪支(准备工具)。这样盗窃枪支罪(基本犯)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81.html -
了解详情
也称为刑法分论,是相对于刑法总论而言的。刑法总论对应于刑法总则,是以定罪量刑的一般原则和制度为研究对象的,更具有理论性。而刑法各论则是对应于 特征加以描述。因此,在简单罪状的情况下,罪状即罪名。例如,故意杀人罪、盗窃罪、抢劫罪。这些犯罪一般是自然犯,社会公众对这些犯罪的特征一般比较了解,为了保持刑法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66.html -
了解详情
死伤罪,但日本刑法理论界还存有疑问。我们认为,应当区分情况,根据抢夺罪和抢劫罪各自的特征分别解决这类案件的定性:(1)如果行为人一着手随即就抢走了财物 的特征,应定为抢夺罪,如果造成被害人倒地或伤害的,应作为从重情节在量刑上从重处罚;(2)如果行为人抢夺财物时被害人不撒手,行为人利用机动车辆行进的力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