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为政不廉的同时,也具有将贿赂作为对价的明显交易性质;而事后受贿,虽然也侵害公职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这种收受贿赂的行为固然恶劣,但从危害上看,只是说明 ,毕竟还是较贪利枉法为轻,因为其行为的侵害是单重的,并且道德问题不能在法律中直接发挥作用,只有在可以将这样的道德问题与行为人主观恶性联系起来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07.html -
了解详情
(八)》将恐怖活动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纳入特殊累犯,说明犯罪人具有较强的主观恶性或者反社会的顽固性,应当适用更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实现特殊预防和 分别作出了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对于指导司法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刑法修正案(八)》更是从组织特征、经济特征、行为特征和危害性特征等方面,对黑社会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51.html -
了解详情
斗殴罪所必须。缺乏斗殴故意的对偶性,只有一方存在殴打的故意时,其主观故意 的法律性质是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或随意殴打他人的寻衅滋事等犯罪故意,而不是 检察》2002年第3期。)有论者甚至认 为,如果仅将直接实施伤害、杀害行为的犯罪成员以转化犯对待,而对其他共同犯罪人 仍然以聚众斗殴罪处罚,无异于承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9.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是会计核算、会计从业人员要求、对会计业务的行政性监督和违反会计法行为的法律后果,而不是在于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且要求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 或不愿明确,以此掩盖和混淆该规定与经济行政法性质法律关系之间的必然关系。但是从商事账簿及其法律性质的实质看,决定了商事通则不敢正确反映其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50.html -
了解详情
其是否共同犯罪,雇主能否作为教唆犯来进行处罚等问题展开。我们认为,雇佣犯罪中的雇主应当能够成立组织犯。主要有如下三点理由: (1)雇佣犯罪,从主体分析,因为 犯罪中实施组织、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行为的首要分子,其所实施的行为的法律性质仍然是组织行为,实施这种行为的同样是组织犯。④但是,在必要共同犯罪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8.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的法益全面涵盖,若将盗窃爆炸物的行为仅仅理解为意图实现犯罪的预备行为将无法全面评价该类行为法律性质,鉴于盗窃爆炸物行为本身已对社会公共安全具有极大的 共同意思联络下行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对于各个不同行为人实施的行为的性质需要从整体上考察,特别是在行为人存在分工的情形下,是否从整体上对实行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14.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存在着一个原则标准。 在德、日刑法中有关组织行为实行行为化的探讨主要是围绕共谋行为的法律性质展开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德国刑事立法创立了无形共同 2005年版,第11-12页。 ⑽参见卢建平主编:《有组织犯罪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7页。 ⑾参见卢建平主编:《有组织犯罪比较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91.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因丢失,而是指过失丢失 。 (一)过失丢失行为的定性分析 所谓的过失丢失,是指从业人员在搬运捐助物资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相信不会丢失而造成 建议立法机关尽快制定相应法律或修订有关法律, 在法律上界定新型场所的法律性质以及如何界定丢失、非法占有这种新型场所的财产的行为性质,消除 社会危害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56.html -
了解详情
过错判断 关于网络技术、设备服务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有的借助英美法中的直接侵权、间接侵权理论,认为服务提供者构成的是间接侵权,有的主张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 后果是否知道或者有合理理由知道。是否知道或者有合理理由知道应以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预见能力和预见范围为基础,又要区别通常预见水平和专业预见水平等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869.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诉讼与客观诉讼的区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诉讼标的的性质不同,即主观诉讼的诉讼标的是违反主观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地位的行为,而客观诉讼的 3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页。 [30]孔繁华:《行政诉讼性质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72页。 [31]张文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