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从原理上讲,本质上是一种私益诉讼,奉行当事人自治原则之下的辩论主义和处分权主义;基于这一原理的民事诉讼程序建立在对席裁判之上,通过当事人之间的 主体间的系争利益都是特定化、具体化并且是可以自由处分的私法性质的权益纷争。反观现代型纠纷,其外在化的形式往往表现为或是围绕集合性利益、扩散性利益等多数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84.html -
了解详情
的性质、情节、后果和量刑标准给予刑事处分亦即诬告陷害罪。而民事上在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恶意诉讼的关注都还停留在研究层面,尚未上升到国家 。法国法有滥用权利这说法 [15] [15].基于民事实体法上诚实信用原则的滥用权利被引入诉讼法领域,形成滥用诉讼权利的概念。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损害他人利益,应当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0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义务。因此,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有诉讼愿影的当事人也没有权利要求对方当事人作出民事诉讼法典所规定的行为。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其负担时,并未违反 法院组织法》第177条规定的对违反法庭秩序义务的处分, 12]没有区分诉讼当事人和其他人员。其他人的普通诉讼上的义务都可以归入这里的诉讼义务之列。此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94.html -
了解详情
基础上。二是当事人一旦选择了自己所适用的程序,原则上即不能反悔。三是如刑事诉讼已终结,当事人只可提起民事诉讼。四是协调好当事人选择权和法院审查立案 由检察院对和解进行法律监督并提出量刑建议,其刑事责任处置为加害人被判处免于刑事处分、缓刑、拘役、单处附加刑等非监禁性刑罚或从轻、减轻处罚。 为避免和解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42.html -
了解详情
,除此之外,若当事人合意选择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并愿意放弃超标的额的部分请求的,则应尊重当事人的处分自己权利的合意。若小额诉讼当事人合意选择适用简易程序或者 终极目标。综上,我国适合借鉴德国《民事诉讼改革法》的规定,实行一审终审为原则与不服复审为例外的制度。 结语 民事诉讼法修订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74.html -
了解详情
的抗诉书为准(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关于当前审判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纪要》第四部分第15条规定了上述内容,各地法院对此参照执行)。但该 得不到纠正的话,那么这种限制就值得质疑。其次,以检察机关的抗诉内容确定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与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处分原则相冲突。再次,以检察机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05.html -
了解详情
如何在追究犯罪和保障人权两者之间达成平衡,民事诉讼则是国家通过司法权来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故两者在诉讼目的、诉讼原则、诉讼规则上均有较大的 的本质特性,在尊重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同时统一司法解释。附带民事诉讼的本质决定当事人对诉权可以自由处分,许多国家在立法上规定的赔偿制度体现了当事人选择权,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39.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疑难问题 关于法院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权利的细化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七条规定,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 ,维护社会秩序,而非偏于限制权利人行使权利。诚实信用原则是私法领域的基本原则,债务人依法、依约履行债务是上述原则的根本要求,因此,对权利人权利的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435.html -
了解详情
,谁举证,不受行政诉讼法中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原则的约束,行政主体仅就其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民事诉讼的第三人往往会与行政诉讼的被告 部分作不同处理。如果当事人放弃的是民事判决部分的上诉权,因民事判决对行政判决的结果没有影响,且当事人放弃的民事权利是其可以自行处分的权利,故没有必要对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42.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调查、处理。可见,关于附带民事诉讼审理期限问题,大陆、台湾的刑事诉讼法虽有不同措辞的规定,但均以与刑事案件一并审理为原则,以个别情况为例外。此 赔偿相当的金额。此项赔偿金属于慰藉金的性质。对于名誉被侵害的,还可以请求作出恢复名誉的适当处分,如在报刊上登载谢罪的广告或更正启事以及出具悔过书等。不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