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以非常不信任的态度,出现纠纷的苗头或者发生争议后,也不主动找企业内部调解委员会来解决。 2、政府退位后的真空引发的各种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期间,劳动 的强制仲裁制度,存在严重的诉讼化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劳动仲裁缺乏自身的特点,仲裁庭的组成没有真正体现三方原则。虽然法律规定仲裁庭由企业、工会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04.html -
了解详情
的现象,规章、地方法规、复函与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造成了劳动仲裁部门的仲裁员之间、劳动仲裁部门与人民法院之间对规章、复函的适用和理解往往差距很大。这样 解释法律,为顺利解决纠纷及避免再次纠纷打下了思想基础。 3、注重调解,利于化解劳资纠纷。劳动争议案件的双方由于利益分歧,对抗性强,矛盾激烈,而且多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185.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国务院的实施条例通过颁布前,于2008年6月23日制定颁行了《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用人单位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减少纠纷,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 从用人单位来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37.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并中止工伤认定程序。让部分复杂的案件中止工伤认定程序,让其走仲裁程序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因为劳动者还有其他救济途径,完全可以通过 劳动关系。如果职工不肯申请劳动仲裁,企业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有权申请仲裁或者起诉要求确认不存在劳动关系。总之,工伤认定机关在工伤认定程序中有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9372.html -
了解详情
未休年休假工资的请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的受案范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予以受理。该请求权时效应按照《中华 协商或者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的有效性认定。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四十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8392.html -
了解详情
,及时采取保全措施。第十五条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劳动仲裁机构的裁决书或者在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生效后三个月内申请强制执行。逾期 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十七条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9777.html -
了解详情
不服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劳动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方便当事人就地就近解决劳动争议。地域管辖有一般地域管辖和特别地域管辖。(一)一般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是按照当事人所在地进行管辖。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县、市辖区仲裁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8269.html -
了解详情
就不能再起诉了吗?那么权利该怎么维护? 先看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节选,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四十二条 仲裁庭在 ,而决定书并未处理实体权利,仅仅是处理程序性问题,对于当事人而言,劳动仲裁的意义仅仅在于完成了仲裁前置程序,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还是处于原始的未加以任何法律评判的状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1978.html -
了解详情
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第十五条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劳动仲裁机构的裁决书或者在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生效后三个月内申请强制执行。 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十七条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9837.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后,“一裁终局”的概念也被引用到了劳动争议仲裁中。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在劳动仲裁环节部分劳动争议对用人单位实行了有条件的“一裁终局 拖欠的工资时,拖欠工资的金额符合一裁终局的条件;但是如果劳动者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又要求拖欠部分的25%的经济补偿金的,可能就超过了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1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