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契约只能以登记申请为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物权行为的解释性意味难以完 全排除。 这里必须要讨论登记同意与物权行为之间的关系。 所谓登记同意,是指 登记义务人之所以表示登记同意,愿意承受登记簿中的不利益,往往就在于其已经与对方当事人达成 了物权合意,即登记同意能够替代物权合意,这是通常交易规律的表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584.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法司法裁判方式产生影响。保险的无处不在对侵权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法律归责原则发生改变。 强制责任保险为法院开始放开赔偿数额扫清了障碍,法院越来越倾向于 净经济损失赔付,净经济损失超过保单额度的部分可以依照侵权法向受到人身保护的对方要求回复。 如果事故发生在均选择侵权制度的人之间,该法案(议案)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092.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是损害赔偿理论的核心,也是处理赔偿纠纷的基本准则,所以准确把握归责原则对当事人合理解决赔偿纠纷,对人民法院正确处理赔偿案件,提高司法实务水平具有重要 事故赔偿范围的界定侵权损害赔偿,是指当事人一方因侵权而给对方造成损害时,应当承担补偿对方损失的民事责任。赔偿范围,按照一般的解释,就是依法应当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70.html -
了解详情
,结合我国的实际,可以抽象出以下注意义务:第一,及时支付应付给合同相对方的款项;第二,确保给付的订单价格(或发包价格)等合同条款足以保证合同 2000,p.3. [21]关于注意义务的论述,参见陈聪富:《侵权规责原则与损害赔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8页。 [22]1129F.3d14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818.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旨意,使行政主体在行使权力时按照公正的程序采取公正的方法进行,尤其是在作出使相对方的利益直接受到有利或不利影响的决定之前,必须给予相对方以 地方政府确实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柔性化解手段(信息公开、慎用警力、迅速处理、及时问责),亡羊补牢之下却也 次生很多问题当前显见的问题是:在行政对峙事件频发的情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31.html -
了解详情
就从民法侵权法中分离出去,成为社会保障法的一部分。” ② 二者主要区别: 1、归责原则不同。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或雇主)作为劳动力使用者和劳动条件提供者,依法 ”。因为争议的发生需要以当事人一方知道其权利被侵害并且能够和敢于或愿意与对方争议为前提。在现实劳动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其权利被侵害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5.html -
了解详情
《公约》中根本违约与解除合同的关系也在于“通过根本违约制度,严格限制一方当事人在对方违约以后,滥用解除合同的权利。”(注:王利明:《论根本违约与合同 及约定解除条件的解除混为一谈,未认识到违约与合同解除之间的关系;把合同的免责事由与解除事由相混淆。由于以上不正确认识,致使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的规定显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3.html -
了解详情
破产债权。第1款应改为:“对破产企业未履行以及破产企业已履行而相对方没有履行的合同,清算组可以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理由是:破产企业已履行而 的领导人,给予行政处分。”理由是:权利义务始终是相伴而生、对立统一的,随着全目企业经营机制的进一步转换,以及法人财产权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政企分开”的目的很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5.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合同自始无效,但并不意味着无效就使合同当事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就可以免责,就可以依据无效合同来获得非法利益,合同的无效仅仅是不能导致合同签约人所 ,而折价返还时既合理又方便。即使合同无效的过错全在财产转让人一方,受让人也不应无端享有按成本价接受对方财产的好处。因为在正常交易的情况下,转让人所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2.html -
了解详情
或他人生命、身体、自由以及财产”的范围之内,如此定义在中华民国时期或者在当今中国台湾全无不当,但在中国大陆则欠缺其规范依据。在《民法通则》以及其他法律文件中 却该行为的违法性,被推落之人仅可以对紧急避险行为再实施紧急避险,将对方推落,而不可以实施正当防卫。这种规范虽然残忍,但也是法律承认人性善的有限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6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