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可以认定为规范障碍,而不能说其是工具,因此,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而丙构成毁坏财物罪与过失致死罪的观念竞合。[32] 笔者认为,上例中的甲构成故意 的正犯的情况下,利用人不可能成立间接正犯。[34]但是,在德国的司法实践中却存在认可正犯后的正犯的判例。[35] 笔者认为,所谓正犯后的正犯应当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22.html -
了解详情
。 有论者指出,如果教唆自杀行为应当独立构成犯罪,那么按照相同的理由,教唆自伤、教唆自我毁坏财物、教唆自我侮辱的行为也应当独立规定罪名,这显然是荒谬的。 处罚的人,恐怕也不会将其解释为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于是,目前单纯教唆、帮助自杀行为的司法处理方案显然依然打破了故意杀人罪实行行为定型性。对于我国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20.html -
了解详情
。 有论者指出,如果教唆自杀行为应当独立构成犯罪,那么按照相同的理由,教唆自伤、教唆自我毁坏财物、教唆自我侮辱的行为也应当独立规定罪名,这显然是荒谬的。 处罚的人,恐怕也不会将其解释为故意杀人罪的实行行为。于是,目前单纯教唆、帮助自杀行为的司法处理方案显然依然打破了故意杀人罪实行行为定型性。对于我国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881.html -
了解详情
明显可以认定为规范障碍,而不能说其是工具,因此,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而丙构成毁坏财物罪与过失致死罪的观念竞合。(32) 笔者认为,上例中的甲构成故意 的正犯的情况下,利用人不可能成立间接正犯。(34)但是,在德国的司法实践中却存在认可正犯后的正犯的判例。(35) 笔者认为,所谓正犯后的正犯应当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08.html -
了解详情
运用故意伤害罪,现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对故意伤害罪的概念、犯罪构成要件、量刑规定及其犯罪认定等相关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供相关当事人参考。一 、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827.html -
了解详情
人从轻或减轻处罚。 五、共罚的事后行为的处理 理论上通常认为,盗窃犯事后毁坏所盗窃的财物的,事后毁坏财物的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本犯事后毁灭、伪造 中,由此我们只能认为,我国诬告陷害罪保护侵害的主要法益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其次才是国家的司法审判的公正性。法益具有构成要件的解释机能。在国外,虽然也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69.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但是还没有人从整体上进行体统概括和论述。笔者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刑事立法、司法解释以及司法实践的考察与分析发现,我国刑事法在立法、刑法合目的性解释、 再比如对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中毁坏的理解,也必须从具体的物质毁损和功能丧失以及其他方式的财物浪费中进行解释。比如行为人为报复他人,利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21.html -
了解详情
砸毁了别人的一件工艺品,又砸死了一人,分别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和过失致死罪,这是想象竞合的典型例子。但上述抢到信用卡后使用信用卡取财的情形,则有 事后予以使用的行为,既触犯抢劫罪、又触犯信用卡诈骗罪的罪名,这与我国法律的规定和有关财产罪的解释论不符。固然,在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由于刑法对抢劫、盗窃、诈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54.html -
了解详情
情形,以及主观上没有盗窃、诈骗、抢夺数额较大财物的故意的情形,都不符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条件。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客观上仅窃取了数额较小的财物 了对前面的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解释,这是有问题的。 第五,采取否定说的司法解释虽然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赞成,但是,司法解释之间实际上存在不协调之处。亦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693.html -
了解详情
侵犯财产罪,对抢劫、盗窃、诈骗、抢夺、聚众哄抢、侵占、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挪用特定款物、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破坏生产经营等侵犯公民财产所有权的行为 贪污罪定罪处罚,法定最高刑却为死刑。根据有权的司法解释规定,涉嫌职务侵占,数额在5000至10000元之间的,应予追诉,在沿海经济发在地位,涉嫌职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