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法院受理案件、审理案件到最后作出判决没有任何问题,但造成的后果却是不具有可执行性的判决的出现,最终损害了司法的统一性,损害了法院判决的有效性与权威性。所以, 十一条第(五)项规定,其恰当性是值得商榷的。我们知道,在一般的民事案件中,涉及到当事人诉权的裁定主要有如下几种: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88.html -
了解详情
科学的概念与命题 研究诉讼诈骗的入罪治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诉讼诈骗究竟是怎么回事和正确认识其中的主要违法行为。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检索结果 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在民事诉讼中使用提供虚假证据欺骗法院,使法院作出错误判决从而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331.html -
了解详情
债务的债权人。而债权人起诉正行离婚中的债权人即夫妻两方也只能是另外一个民事案件,两个案件在处理上互不影响,互不牵涉,但无论怎样处理都作不出涉及以共同 下都是到其家里查封、扣押甚至变卖其财物的,法院并不主动区分其家庭即其夫妻之间的财产性质。而在执行实务中债务人即被执行人本人及其配偶就此也是很少提出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84.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的效力才会及于第三人。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必须同时赋予第三人以独立的当事人地位。但是,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 权利有不少限制,如无权变更诉讼理由,无权承认和放弃诉讼请求,以及请求和解,申请执行等。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转远远打破了过去的时空局限,一起经济纠纷有时涉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446.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还都存在着许多漏洞。特别是长期以来我们把公正的标准定在法院是否作出客观真实的判决上面。法院在诉讼中为了查清案情,不受当事人任何制约和限制,法官不仅 英美法系各国也采用了陪审团制度。英国1933年《司法实施法》第6条规定对民事案件基本上不采用陪审团制度,而只限于欺诈、损坏名誉、恶意追诉及不法监禁四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99.html -
了解详情
银案件只得到法律界同行比较有限的关注。但迄今为止,张成银案件似乎没有引起广泛的影响。在法院判决前后,没有媒体报道该案。即使该案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 ,人们很难全部掌握。对法律精神的领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认识、掌握、遵守、执行法律、法规,有助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王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88.html -
了解详情
在中国的确立对于行政机关来说的确是革命性的;它对于法院的法官们来说至少在初期它是一个洋玩艺,不知道怎么玩它;它对民众来说多了一条权利诉求 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12] 人民法院审理这种行政案件,不同于解决原、被告之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03.html -
了解详情
的裁量取舍。行政权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裁量。 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法院判决被告重新做出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以同样的事实和理由做出了与原行为基本相同的 或晚一点,并不重要。何况,还可以采用先决先判的方式,先就行政争议部分做出判决。 假如行政案件与民事案件分别立案审理,倒也清爽。该文认为: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114.html -
了解详情
们热衷讨论的话题。虽然独立的国家证据立法尚未启动,但由于修改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而伴随的证据制度的完善却是当务之急。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中心 还不存在判例制度,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结果对下级法院没有当然的约束力,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已把改革和完善审判指导制度和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制定死刑案件和其他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056.html -
了解详情
待证事实无疑。在庭审中,陈某否认该录音的真实性,但同时也承认在原审判决进入执行程序以后确实与肖某有过一次谈话,不过谈话内容不同。在被告知举证权利 这是“对方捏造的证据”。“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法的经典原则,证明责任的分担影响着证据的证明力,从而影响案件的判决结果。证明责任的内涵主要包括提供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