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它的形式属性便拒斥后传统道德的直接控制,而这种道德可以说是我们所仅有的东西了。2实在法与自主道德的互补关系现代法律体系是依据主体权利而建立起来的。 。自然,这并不能使立法者和执法者不再关心法律与道德的和谐问题。但法律的调节过于具体,以致只能通过与道德原则的相容性而为自身获得合法性。可是,如果实在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1.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任何生命体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没有理性,人类就不可能认识到自身对于法这种社会规范的需求,也不可能自主地创设或者运用法来约束自我、规范自我、制止恶行。正是由于人 的判定依然离不开法律和道德的作用。(2)人的属性与行为的善恶制约着法的产生与价值人类为什么要创设法?法的产生与人性有着极大的关系。从一定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3.html -
了解详情
的影响明显减弱,而休谟在哈耶克思想中的地位大幅度上升,休谟有关正义规则的观点,以及他对于私利与公益、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看法,对于社会秩序自生状态的识见等,都 似乎是一切道德的关键之所在,这使休谟把他阐述道德的《人性论》大部分篇幅用来讨论这个问题。后来他又在自己《英格兰史》(第五卷)中,把国家的强盛归功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的“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的结合”。因而他也反对有人将道德或法律与道德的必然联系当作这种中心或关键。这里就涉及如何解释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这是西方法学中关于 载《哲学百科全书》(1971)第3卷,第417页。 (3)哈特:《法律的概念》,牛津大学出版社1972年重印本,第97、102、107页。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6.html -
了解详情
传统的另一特点――法律与道德礼义历来结合过于紧密,我认为司法执法机关的活动还是应与社会舆论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不能过多强调 法律多元”,《中外法学》,1993年第6期。 [26]事实上,在我国这种专门化的倾向已经出现。中国目前在上海出现了“老年法庭”,在武汉出现了“知识产权法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5.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之一起到控制另外的一个,并且对正常的法律规范的产生进行限制和规范[12]. 2、根据上述理论基础,实证法学在关于法与道德的关系上表达出如下 logica deontica)之中[14]. 四、立宪主义 1、立宪主义需要更加专门和复杂的论述以表明它在何种意义上,以及在何种限度之内可以被看作是相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8.html -
了解详情
区域。例如,“自行车”和“带轮滑板”是否属于“车辆”一词所属之物,就是难以确定的。人们对其是否属于“车辆”容易产生争论。当存在“开放结构” 时,人们会争论 现象,但并未说明法律与道德这两者的相互关系。在西方法理学的特殊语境中,两者关系是经久不衰的论辩话题。一方面,实证品格的法理学文本以为两者没有必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9.html -
了解详情
混乱,“如果跟随实证主义者,我们就会清楚地说法律可以是法律,但它太邪恶以至于无法遵从”。 20实际上,在法律与道德的实质联系上,英国实证主义和新自然法学派并没有 甚至在内战以前他就抱定了这样的观点。霍姆斯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即无论是在道德中还是在历史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没有为理想主义留下空间。……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0.html -
了解详情
特不必诉诸凯尔森对坚定陈述和超然陈述的区分。哈特所必须确立的与他自己的法律与道德的超然学说 相一致的全部就是普通的法律论述不必使人信守对法律的道德认可 纯粹性的直接结果。最后,让我们来评论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首先,凯尔森对法律陈述的知识论者的解释为其基础规范学说准备了基础。一个认为任何人应当依照某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html -
了解详情
特不必诉诸凯尔森对坚定陈述和超然陈述的区分。哈特所必须确立的与他自己的法律与道德的超然学说 相一致的全部就是普通的法律论述不必使人信守对法律的道德认可 纯粹性的直接结果。最后,让我们来评论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首先,凯尔森对法律陈述的知识论者的解释为其基础规范学说准备了基础。一个认为任何人应当依照某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