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行为和消除一定行为,用给与或者消灭一定行为机会的办法是极为有效的。[2]犯罪动机和犯罪能力是犯罪人的主观和自身的条件,而犯罪机会并不是犯罪人可以决定的, 死角的特点,预防犯罪就要明确区域性和增强监视作用。明确区域性包括:1.居民对居住的地域的一种领属感、责任心;2.当自己所属空间遇到威胁时,居民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06.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情况,对被请求引渡人采取引渡拘留、引渡逮捕或者引渡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第六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被请求引渡人是指请求国向 条约。 第二章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请求引渡 第一节 引渡的条件 第七条 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才能准予引渡: (一)引渡请求所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9620.html -
了解详情
负责人批准”;明确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时,指定的居所必须具备正常的生活、休息条件,能够保证安全,并且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或者办公场所执行 嫌疑人,同时通知办案部门。辩护律师会见在押或者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时,看守所或者监视居住执行机关应当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保障会见顺利进行,并告知其遵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476.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 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二)决定逮捕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对符合法定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有权作出逮捕决定。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313.html -
了解详情
的。应当立即释放;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以上条文说明拘留在刑事诉讼中是为逮捕做准备,不 。正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切实纠防超期羁押的通知》(法[2003]163号)所言:超期羁押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没有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06.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中的基本准则。合法性原则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任何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强制措施,其适用的条件、期限、批准权限、变更、撤消等诸多方面,都 标准任意化,或者对同一犯罪嫌疑人重复适用取保候审;(3)、以变相拘禁的方式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监视居住;(4)、将特定情形常态化,对不符合流窜作案、多次作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03.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有两种即审前羁押与监禁。对于监禁刑,各国立法均规定必须通过合法的司法程序,在证明被告人有罪的条件下才能采用。作为预防性措施,审前羁押的适用程序 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6条、第57条第2款规定,对于违反法定义务,情节严重的被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予以逮捕。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434.html -
了解详情
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相违背的。 2、对取保候审使用条件的规定较模糊。《刑诉法》对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这两种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 数额标准,完善收支、使用、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对司法机关违反取保候审有关法律规定的处理和惩罚措施,严防取保候审过程中各类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四)应当进一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968.html -
了解详情
欠佳。①人民法院适用强制措施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被告人在案,对于下落不明的被告人,任何强制措施都无从生效。②由人民法院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不能足以防止 作为一种犯罪予以打击。既作为犯罪,当然可以采取对诉讼最有保证力度的逮捕措施,人民法院作出逮捕决定后,交由公安机关负责将被告人缉捕归案,可以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2.html -
了解详情
46条还规定,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检察院应当通知看守所或者执行监视居住的公安机关和辩护律师,辩护律师可以不经许可直接会见犯罪 移送,依照侦查管辖分工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按照规定报请办理辩护人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的上一级侦查机关指定其他侦查机关立案侦查,或者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47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