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与间接实行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谓间接正犯,指利用他人为工具而实行犯罪的情况。因此,间接实行犯本身不直接实施完全满足构成要件的行为,而是通过因具有 认可并在司法实践中也有所运用。间接实行犯表现形式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利用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犯罪、利用精神病人实施犯罪、利用他人的无罪过行为实施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51.html -
了解详情
法的犯罪人,其作为样本的犯罪人都是监狱中关押的法定犯,而在其犯罪概念中也包括精神病人。这可以说是龙勃罗梭的研究未严格遵循统一律。龙勃罗梭 化学、生命等运动形式,[13]所以,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实证方法不能不在犯罪问题的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但高级运动形式不是低级运动的简单组合,有其特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2.html -
了解详情
上或法律上的抽象,这种抽象经常带有人类认识的共性特征。迄今为止,人类在回答“犯罪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影响的观点至少有数十个,其中具 具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而应当作为犯罪来研究的行为。这种行为大体有:不满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少年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精神病人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19.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如何的限定(精神病人实施的行为不具有刑法意义),但实质始终是:在这些场合,行为这一术语只包括人的作为或不作为,并作为犯罪这个整体的独立 现为圣彼得堡大学)、彼尔姆大学出版的教科书中也能看到。强调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之一,既是为了说明苏维埃社会主义刑法的优越性,同时也是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36.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妨害公务罪并存,一起犯罪涉及数个罪名。上世纪80年代,一些犯罪分子在光天化日之下为非作歹,目前,犯罪分子非常 ,多为日常琐事引发,多发生在亲戚、邻里之间,多发生在农村,且精神病人犯罪占相当比例。这与农村还相对闭塞、村级组织涣散、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96.html -
了解详情
要素、责任要素说”和“责任要素说”的争论不止。 2.可操作性不强。一方面,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逻辑顺序与中国不同,因此,直接照搬其理论应用于刑事立法和司法 是人实施的,这是一个不可推翻的事实。将犯罪主体排斥在犯罪构成的范围之外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精神病人等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的该当构成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9.html -
了解详情
因素2 量刑要素包括社会危害性要素和人身危险性要素两类。社会危害性要素是指由犯罪的客观危害和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综合体现决定的因素;人身危险性要素是指反映犯罪人 3 法定的量刑要素由刑法总则和分则分别规定。 总则规定的量刑要素包括未成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盲聋哑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948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18、取得受害人谅解,可以从轻处罚。 法院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实行量刑规范化管理,对各种情节都确定了一定的从轻减轻或从重加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8676.html -
了解详情
、累犯、前科等情节。这些情节是定罪事实(情节)以外的,与行为人或其犯罪行为密切相关的,表明行为人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人身危害性,并决定是否适用刑罚或刑罚轻重的 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调节基准刑;具有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预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5232.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14、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9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