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的具体内容(可供选择财产制的类型)、约定的形式、约定生效的条件、约定的法律效力(包括对内与对外效力)以及公示、变更、撤销和终止程序等。 规定基本一致,这表明司法解释确定夫妻之间的赠与适用《合同法》关于赠与合同规定的原则。具有夫妻身份的人同样可以实施一般主体所为的财产法律行为(包括买卖、赠与、借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908.html -
了解详情
所购房屋所有权归父亲所有。儿 子以他尽到了赡养老人义务,且全家人签订的购房协议约定了他是房屋所有权人为理由,不同意父亲解除购房合同。 本案“顶名”购房 本案而言,父子双方之间是一种共同出资,儿子附条件 享有所有权的协议,这种法律关系受合同法、物权法的调整,而与赠与关系、继承关系无关。父亲以儿子不仅赡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886.html -
了解详情
担保、将第三人如妻子、子女等指定为人身保险的受益人、附条件赠与、[1]低价转让所持有的股票等,都至少是部分地属于无偿行为。[2]判断 人控告债务欺诈而损害家族声誉而对其债务提供担保,尽管是获得非经济性的利益,但也被认为构成了一种对价,不再属无偿。Vgl.OLGBraunschweigOLGRspr2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783.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将出租房屋毁损灭失,也未将它出卖、赠与、置换,故不符合《合同法》第94条第2项规定的条件,承租人不得援用该条项主张 解除合同。 承租人一再 与合同解除相联系。即使是中国现行法也未否认不可抗力为免责条件,《民法 通则》只明确了不可抗力免责条件的性质和作用(第107条),未言及不可抗力与合同解除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40.html -
了解详情
,但至少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例如,附义务的遗嘱继承或遗赠、附义务赠与、附条件买卖等制度,就具有取代居住权的功能。而对于现有法律规范不能解决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⑦] 王利明主编:《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813.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分为两类情形:一类是合同依法成立时即生效,以及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生效条件、附生效期限,在条件成就、期限届至时合同生效。在这类情形下,合同成立与合同 遗赠以及债的效果而取得护移转。第938条规定:经正式承诺的赠与依当事人间的合意而即完成;赠与物的所有权因此即移转于受赠人,无须再经现实交付的手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69.html -
了解详情
分析也不能成立,因为,在一方意欲履行买卖合同,而他方以为赠与而接受时,双方并未形成物权移转的合意,即使已经形成物权移转合意,也是在重大误解的 条件:它只有在原因行为有效时才能生效。但是,德国学者对于能否通过对物权行为作补充性解释得出物权行为附条件的结论,意见不一致[27],而法院至今对这种建设性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69.html -
了解详情
,但至少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例如,附义务的遗嘱继承或遗赠、附义务赠与、附条件买卖等制度,就具有取代居住权的功能。而对于现有法律规范不能解决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⑦] 王利明主编:《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40.html -
了解详情
理性,避免承担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责任。 恋爱期间,一方或其近亲属以恋爱双方结婚为目的,自愿赠与另一方财物,视为附解除条件的赠与。当缔结婚姻目的无法 恋爱关系终止或同居关系解除,一方当事人单纯以曾经同居为由请求对方给予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不予支持。 恋爱关系终止或同居关系解除后,其间一方有终止妊娠、分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4161.html -
了解详情
交付赠与物,即为诺成行为。 3、无偿行为 除合同中双方约定附条件的义务外,原则上受赠人并不因赠与合同而承担义务,故为单务合同。 撤销赠与的三种 种情况下,赠与人行使法定撤销权没有争议,但在不完全履行或者部分履行的情况下,能否行使撤销权呢?对此,我国合同法没有予以界定。笔者认为,如果将受赠人的部分不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12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