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效裁判程序合法,实体正确,就应当驳回上诉,维持生效的判决,否则就应当进行改判或者发回重审,这是严肃执法和维护法制统一的必然要求。此外,由于规定 了法院判决的权威性。至于当事人在二审或者再审阶段自愿就债权债务数额的多少进行调整,可通过完善和解制度进行解决。 3、诉讼调解适用案件的范围。我国《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08.html -
了解详情
同意对自己进行测谎,最终支持了被告的诉讼主张。不难看出,对于一宗已二审终审的案件而言,最后能通过证明力的强弱而逆转乾坤,测谎结论在其中起了 再终字第0015号。 [9] 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测谎结论可作为间接证据使用江苏淮安中院再审崔景涛诉陈德勤借款纠纷案》,《人民法院报》2007年7月2日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9.html -
了解详情
代表的法律的尊严与形象都受到了贬低?进一步考虑,多数民事案件都经过了二审程序,一旦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的案件,被与一审法院对应的同级检察院提起公诉,二审 容易,主要障碍在于对于上一级法院维持或者直接改判的案件,需要由上一级法院院长启动再审程序或者授权原审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后一种选择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对于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32.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后,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不服,以一审认定被告人投案自首不符合事实为由提出申诉。后再审程序启动,经审理认定原审被告人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案件最后 ,虽不能认定为杨朝清立功,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对其酌予从轻处罚,故二审法院对杨朝清均改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29]。这实际上确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488.html -
了解详情
都展示给辩护律师,供辩护律师据以判断案卷中是否有某些材料能够提供给陪审团,用来支持本方的辩护主张或用以证明检察机关的指控不充分。[6] (九 工作报告的统计, 2004年,全国法院依法改判确有错误的案件16967件,仅占全年生效裁判总数的0. 34%.就二审程序而言,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没有公布全国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20.html -
了解详情
撤回起诉从而终结本案的审理。从理论上讲,和解既可以在一审中进行,也可以在二审和再审中进行。在本案中,被上诉人(原告)与上诉人(被告)之间的和解协议的内容 的上诉请求对案件的事实进行审理,然后根据案件审理的情形作出裁判。具体又包括四种情形:(1)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依法改判。(3)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86.html -
了解详情
弱小的权利,它容易受到其它权力的干涉而失去独立性,所以司法独立需要特别保护。司法权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最不危险的权利。汉密尔顿分析认为:司法部门既无 的案件、再审程序撤销原审裁判的案件视为错案,其实并非如此,改判、发回情况非常复杂。最高法院在《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中指出,二审法院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50.html -
了解详情
还要被退回重议。因此,判决书上体现的裁判意见和结果不一定都是法官的个人意见。第三,案件被二审发回改判并不意味着一审无正当的判决理由。对一个具体案件而言, 高院分别再审,出现了四份判决书,二份支持原告,二份支持被告。该案经过省高院再审判决后,将该案的判决拿出来公开讨论时,竟然大多数人都不同意省高院的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85.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的是民事诉讼法关于一事不再理的规定,即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13]既判 存在错误,进行实质性审查。对于事由的存在是否应达到较大可能性的程度,不能用再审制度中的确有错误加以要求。 (三)第三人撤销之诉裁判 法院对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330.html -
了解详情
针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走第二条路径来维护自身权益,即可以通过走申诉路径请求人民法院再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符合下列情形 因检察机关抗诉发起,占1.13%,而同期因被告人上诉被改判和发回的有35起,占二审案件的4.39%。因而权益的维护主要还是取决于被害人自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