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独立论”与“从属论”之争。“独立论”认为,附带民事诉讼在诉讼性质、审理程序、适用法律、诉权行使方式、上诉权行使、执行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于刑事诉讼之 过程中提起就否认其本身的性质,诉讼时效与当事人的实体权利紧密相关,故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刑事部分应适用刑事追诉时效,民事部分则应适用《民法通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8.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的抽象形式”;[6]“民事诉讼模式……是对民事诉讼机制及其运行特征的概括,也是关于法院和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的综合表述。简单地说就是双方 中,形成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矛盾关系。首先,二者相互依存,民事诉讼活动是法院行使审判权和当事人行使诉权的结合,不可能存在某一方单方面行使权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0.html -
了解详情
生效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确立了举证期限、证据交换、证据的审核认定等一系列制度,对于防止当事人证据突袭、滥用诉权、节约审判 的权利救济制度,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有充分的保护。四、关于经当事人申请后延长的举证期限是否适用于同案其他当事人的问题。实务中的做法也不一样,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41.html -
了解详情
大致对应这种事实性关系,而直接得出了‘依法保护权利’这一规范性命题。”[20]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仍然倾向与认为:在清代民事诉讼中,州县官并不是严格按照制定法来 的平等对抗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因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经常来自经济生活的最前沿,他们的诉求往往最能反应社会变迁的方向和潮流。另一方面,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60.html -
了解详情
一直有“独立论”与“从属论”之争。“独立论”认为,附带民事诉讼在诉讼性质、审理程序、适用法律、诉权行使方式、上诉权行使、执行方式等方面均有不同于刑事诉讼之 过程中提起就否认其本身的性质,诉讼时效与当事人的实体权利紧密相关,故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刑事部分应适用刑事追诉时效,民事部分则应适用《民法通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3.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之大甚于法院个案处理本身的失当。第三审程序的设置应将保障法律统一适用作为第一目标,而将保护个案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其次的目标。 (三)向最高法院提出 引[1],顾培东书,第83页。 [4]我国民事诉讼中法院内部普遍采用请示、汇报等非程序做法,如果说只是基于法官素质的原因不得已而为之的话,尚或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320.html -
了解详情
。 3.与民事诉讼中诉讼契约的比较 (1)与民事诉讼契约的归属的相似性均为公法契约 民事诉讼契约系指以产生诉讼法上的效果为直接目的的当事人之间的合意 。这是传统刑事司法程序所无法实现的。 2.协议过程对当事人的保护具有倾斜性 协议过程中侧重于对一方当事人即被害人进行特殊保护。有外国学者指出,刑事和解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619.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方法的采用、鉴定人确定等问题并未象民事诉讼一样为当事人的合意留下更多的空间。但可以确信的是,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在这一领域并非都是大门紧闭的 的产生与制度化创造了条件。 (三)程序主体性原则。 程序主体性原则主要指当事人及其他有利害关系的参与人在诉讼中被当作诉讼的主体对待,而不是被视作程序的客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495.html -
了解详情
。依此理论,人民法院具有给付内容的民事裁判文书生效以后,虽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以保护,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得以保证,案件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得以确认,但法 如下: (1)人民检察院的民事诉讼监督权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宪法》是母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才有权对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71.html -
了解详情
契约。 3.与民事诉讼中诉讼契约的比较 (1)与民事诉讼契约的归属的相似性均为公法契约 民事诉讼契约系指以产生诉讼法上的效果为直接目的的当事人之间的 。这是传统刑事司法程序所无法实现的。 2.协议过程对当事人的保护具有倾斜性 协议过程中侧重于对一方当事人即被害人进行特殊保护。有外国学者指出,刑事和解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