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二次会议宪法修正案规定:“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见,新中国的“法治”探求之路由来已久,根除“人治”而迎合“法治”并非追宠潮流,实为或必将为 。” [3] 张先生的制度经济学视野的法律与道德互动关系及秩序观,至少提供了这样的启示,我们完全有理由从法社会学的立场找到法律与道德的内在连接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1.html -
了解详情
实证主义及法律与道德的分离”的第三部分中,哈特对现实主义的讨论是为了向富勒显示一致性理论是错误的。但是,一致性理论与对实证主义的现实主义批判有什么关系呢? 概念》有关核心-边缘区分中完全贯彻了这一思想,但实际上他只在“实证主义及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这篇文章中使用过一次“自由裁量权”,当时仅仅是参考富勒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html -
了解详情
联系。“法律没有办法可用以强迫一个人做到他 力所能及的优良程度。”(注:有关富勒论法律与道德的理论见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共识伦理的探寻,在一个多元社会里寻求共识,解决“多元与普遍 ”(普适)的关系问题。(注:何怀宏:《底线伦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7.html -
了解详情
的价值形态上看,公平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以规范和原则的形式规定人们活动的范围、方式,使其与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联系起来,从而保持某种“应 的强制性道德规范作用。可见,法律与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及其互动的过程,正是社会秩序的保证。但是,法律与道德的互动作为社会整合机制以政府具体地执行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html -
了解详情
。从人际关系来看,道德即人际关系的正义,法律就其总体来讲(不排斥少数恶法)都体现了一定的道德内容,法学家不可能完全无视法与道德的关系。但是,由于 彦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8页。 [35] 参见[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6页。 [36] [美]庞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6.html -
了解详情
1.1.4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儒家化、人性化 魏晋南北朝时代虽然战乱不断,政局不断变幻,而法律的儒家化、人性化进程却并没有因此而中断,更没有退化,而是继续发展和 与法律(即礼与法)的关系,使得法律成为道德的附庸。在今天看来,这是小可取的。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关于如何处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一直成为人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8195.html -
了解详情
家庭法为民法组成部分亦是如此。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19条规定除当事人另有约定 规范性命令,然而它们控制的领域却在部分上是重叠的。[63]400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关系在婚姻家庭领域尤其如此。事实上,婚姻家庭领域中之所以必须要遵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6459.html -
了解详情
,根本上是依靠强制力作为后盾,从行为上强迫人们行善,这不仅从根本上模糊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而且取消了道德所立足的自由前提,良知塑造,一个附带的结果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 [6]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J].法学研究,1999,(1)。 [7]〔德〕马克斯韦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798.html -
了解详情
在婚姻家庭领域的作用 2.3.1法律--道德协调机制 尽管我国现行婚姻法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如《婚姻法》第四条明确提出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对于家庭暴力、夫妻财产约定、离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861.html -
了解详情
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控范围和价值取向上有所交叉,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本质的内在联系。在道德和法律的价值坐标图中,两者的关系可描述为:合法的道德、 ,根本上是依靠强制力作为后盾,从行为上强迫人们行善,这不仅从根本上模糊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而且取消了道德所立足的自由前提,良知塑造,一个附带的结果就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87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