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纳入法庭调查范围。此外,被告人案前、案后可能影响其刑事责任的个体状况和表现情况也应纳入法庭调查范围。法庭调查的对象分为三个层次,即证据、案件情节、案件事实 开庭审判的形式:由控辩双方发动并直接参与,双方有权在调查中请求对有关证人实施询问、质证,有权发表评价和辩论,法官不得自行决定并发动庭外调查。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74.html -
了解详情
打击力度不断加强,一经发现,轻则罚款、拘留,重则追究刑事责任。(以上内容摘编自《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几个新问题及原因并附十大建议》,载于 路某偿还借款为由抗辩借款人为路某,依据不足,法院对其答辩意见不予采纳。据此,终审支持了裴某诉讼请求。5.还款无凭证被判败诉基本案情:王某诉称,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321.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 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 新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一)刑事被告人以及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二)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49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一百六十四条规 定:“ 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 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中 依法负有赔偿责任的人包括:(一)刑事被告人以及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二)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435.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违纪的,有权要求警察机关作出处理;涉嫌犯罪的,有权实施侦查和逮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提请检察机关向法院起诉;还有一些国家通过设立冤情大使、太平绅士等 的建议和要求,可以就法律问题针对已经生效的刑事裁决提出变更的请求。[16]英美法系国家基于一事不再理原则,对检察机关的上诉权限制较严,但对审判权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728.html -
了解详情
期待的行为,该类行为根本就不存在责任问题;可宽恕的行为是错误的行为、基于行为人的特定情况社会不予追究的行为。在正当化事由情况下,既然不存在责任问题 美刑法双层犯罪构成理论和证明责任理论看,危害行为和犯罪心态是刑事责任的基础,辩护事由的成立可以否定行为构成犯罪。控诉方的证明责任在于证明危害行为和犯罪心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538.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犯罪的手段、行为、目的和在犯罪中的作用综合叙述,并简要列举向法院提供的主要证据和适用法律,请求事项等,防止出现照抄起诉书全文,不进行归纳叙述的作法; 先叙述重罪,后定轻罪;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应在分清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刑事责任的前提下,正确确定罪名。 2、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84.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解。日本学者中村英郎认为,为了整理审理,就终局判决的前提问题请求或诉讼上的问题而作的判决叫做中间判决。[12]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骆永家认为,中间 定罪事实也属于量刑事实,因为定罪事实是对被告人进行基本量刑处罚的依据,它决定对该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统一标准和范围,同法定刑有着必然联系。 那么,量刑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5.html -
了解详情
年份】2010年 【正文】 我国诉讼法学界已经普遍接受证明责任的双层含义,即行为责任和说服责任。前者是指对于诉讼请求或抗辩所依据的案件实体事实,当事人有责任 期待可能性等要素。有责性是主观评价,为追究刑事责任提供主观根据,也是从反面来考察行为是否有阻却罪责事由。 大陆法系的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为定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72.html -
了解详情
了W的第3项诉请,并以开具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为由不予受理第6项请求。除此之外,裁决书以没有法律依据或事实依据为由,驳回了其其余全部请求。 【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9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