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2隐私权有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两种属性并存的个人性权利。个人信息和隐私的区别在于,个人信息是个人数据,隐私是 信息的非法使用已不仅仅是侵害个人人格权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商业秘密的保护,个人信用的损害。在网络个人信息立法上已在不少规范电信活动和互联网活动上已经作了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5560.html -
了解详情
一旦用户将这些信息输入互联网,实际上就已经失去了对隐私的控制权,私密度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对隐私的使用与权利人的名誉完全没有关系。使用人只是将其作为营利 恶意的考察,我们或许可以借助英美法中关于“侵扰”侵权的合理性标准。一个行为是否合理,是一个“事实”的问题,这决定于具体环境,如时间、地点和行为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440.html -
了解详情
证件号码、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学历、履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或者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资料。《通知》界定了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 公民个人信息应进行身份识别判断,但身份识别本身就是个不明确的问题,各类信息的组合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称得上能有效识别身份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再者,若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023.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人身权利,具体而言是公民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⑻。由此,针对前文所述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不明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根据本罪的法益来加以甄别。立法者 方法。实践中,有时证据不足以证实,或者侦查机关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围绕行为人获取他人信息的手段非法性上展开补充侦查,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不能完成对行为人构成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825.html -
了解详情
互联网技术手段建设,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和手机信息管理,着力构建与虚拟社会有机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20] (二)扩大法制宣传,增强公民个人信息防范意识 一是切实 实名制。就我国目前而言,对于保护个人隐私的问题,而应该在实名制的推广和个人信息的保护之间寻找一个最大的平衡。这种平衡必须从多方面入手。[2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147.html -
了解详情
公、检、法等机关行使其权力使被害人被动地回忆、讲述其痛苦的经历,其中有关于被害人隐私的内容,从而导致被害人遭受第二次伤害。我国仅规定在审判阶段对涉及个人 》)规定:[4]被害人能够在刑事审判中向罪犯提出赔偿要求;在刑事审判的提问中对被害人的隐私问题不能进行提问,除非确系为查明案件真相所绝对必须;在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021.html -
了解详情
了裁判难度。正视衍生利益,我们才可以初步回答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在案例 A 中,被告排放的噪音同时侵害了原告的隐私权、环境权。这属于以隐私 而具有财产价值。[31]本文赞成固有利益说,商业化权已属于新型财产权而非人格权的衍生利益,坚持人格权法定原则将有利于明确区分人格权和商品化权,避免人格权搭载过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724.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网络上随意剽窃他人文章,比现实世界中更为容易;发布针对他人的诽谤行为或者侵害他人隐私的言论,很容易完成,这类言论特别是在论坛、微博等平台中 责任方式的特殊性。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不仅涉及保护的问题,还涉及利用的问题,这是传统的人格权所无法规范的,尤其是其中的利用问题。一方面,对具有财产利用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469.html -
了解详情
生命健康权的问题,在生命健康身体权的保护下,个体就可以防止自己的基因被他人非法盗取、盗买盗卖等。个体基因信息的保密、利用则可以通过隐私 与生命伦理论文集》,台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04 年版。 [3]张云: 人类基因的法律地位探析,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第 2 期。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333.html -
了解详情
》(2010年7月1日开始施行) 上述规定涉及了对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但却将对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限定在名誉权的范围内,有失科学。 3、刑法的有关规定 刑法第252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其徒刑或者拘役。”第253条规定:“邮电工作人员私自开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4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