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执行法律、法规,是国家意志的具体体现,而不是某一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个人团体或某一个人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因此这种管理活动具有社会性的 工作人员对于国家社会的管理活动,亦即政务活动。将国有企业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工作人员,既是名不符实,又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前述分析表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39.html -
了解详情
能构成玩忽职守罪的主体,现行刑法对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犯罪行为未作规定。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界定却有不同的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 (如现实生活中的“借调”现象),但仍应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论。全国人大常委会2000年4月发布的《关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规定,村民委员会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犯罪立法的序幕,该法第47条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犯走私罪的,由司法机关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 侦查和审判。2、应加强对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关于单位犯罪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单位犯罪的发生。长期以来,社会上一直存在“法不责众”、“为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7.html -
了解详情
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 十八条的修正仍有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修正案关于国有事业单位人员渎职犯罪的规定方面。 将国有事业单位的人员渎职犯罪规定在第一百六十八条里面确有不妥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37.html -
了解详情
项重要工作。然而,实际工作中,如何认定单位犯罪、怎样区分罪与非罪将成为客观存在的问题,我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 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① 2、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html -
了解详情
本规定。 第二条民政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 第三条民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 名、机关纪委书记1名、离退休干部局领导职数3名)。 第六条民政部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第七条本规定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1213.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 (3)造成特别恶劣影响的。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以上的; (2)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国际影响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051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查办力度,坚决防止涉嫌犯罪案件止步于行政执法环节,严肃查处背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案件,推动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加强与环境保护行政 教育,强化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检察人员增强政治定力,坚持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法律至上。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主题教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131.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便利”的含义,存在不同观点,包括“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毋庸置疑;关键是关于“利用他人职务便利”理解?(刑法388条)甚至有人提出包括“自身没有任何职务而 (三)、主体要件指国家工作人员。包括: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634.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伙食补助费标准报财政部,经财政部统筹研究提出意见反馈地方审核确认后,由财政部统一发布作为中央单位工作人员到相关地区出差的伙食补助费标准。 第十八条 出差 年1月1日起施行。2006年11月13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06〕313号)同时废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30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