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方法取得该物权的对世性,这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4)因事实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其取得或消灭物权的对世性,由该事实行为本身作为一种外在的公示性 地役权合同生效这一个条件即可,无须登记。但如果不登记,取得地役权的人其所取得的地役权之对世性是不完整的,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供役地人可以和另外一个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91.html -
了解详情
撤销前,如第三人有偿且善意信赖登记簿册的记载而取得登记簿上的权利的,则取得的权利不受影响。所称“权利”,包括所有权、抵押权和土地债务等。且规定 易言之,在我国市场经济获得相当发展以后,我们是否应当考虑规定流通抵押权?对此问题的回答,毫无疑义,答案应当是肯定的。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和《担保法》上的抵押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41.html -
了解详情
”(第四、五章)与“动产物权变动”(第六章)两部分:“消极的物权变动”,再分为“善意取得”(第七章)与“取得时效”(第八章)两部分。属于典型的“总分结构+ 愈在前,愈具体的问题愈在后,否则就叫层次不清、逻辑混乱。 其规则是:愈抽象愈在前,愈具体愈在后。 实例: 硕士论文:最高额抵押权研究 第一部分 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3.html -
了解详情
与之分离,则当物无论流转到何人手上,当铺都可基于物权的追及性向他人主张权利,除非发生善意取得或时效取得等情形而击破追及力。(二)特征当作为营业质押 物进行谨慎地审查,排除在此之前有已经登记的抵押权存在,这方面的风险还是可以防范的。四、存在问题及完善(一)存在问题由于典当行业复兴时间不长,在实践中还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69.html -
了解详情
由外部知悉该标的物上是否存在优先权,则其他债权人的债权未免有受威胁和损害之虞。[15]为弥补优先权公示性差的问题,各国法律运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弥补。一方面, 物权;当作为优先权标的物的动产被第三人善意取得时,优先权人对该动产没有追及权;(3)不动产优先权,以登记作为对抗其他抵押权的要件,已登记的优先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03.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制度;对第三人的交易安全亦保护不足,表现为抵押人恶意处分抵押物时,第三人能否根据善意取得规则获得保护?第三人能否对抗抵押权人?此时二者均享有物权, 的公示补强制度。 四、 结语动产抵押制度在我国担保法中的确实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动产抵押公示方式及效力方面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05.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句徒滋疑义,可以删除。应明文排除货币和有价证券的回复请求权。 (5)T113善意取得的效果(略) 2. T114-118拾得遗失物 (1)T114“遗失物 )怎么确定?不能分批,须期满后才可以行使抵押权,若履行期未规定怎么办? 7. 其他问题:应规定而未规定的内容 (1)浮动抵押 A. 负担抵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48.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财产关系和调整财产关系的法律的变化,土地法的独立,民法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发达和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建立等,使得取得时效已无存在的必要;三是认为取得时效与 次序,系采次序升进主义,同法国、日本民法的规定一致。若要在物权法中规定原始的所有人抵押权,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要采取次序固定主义。如果不采取次序固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88.html -
了解详情
于外部的物质形式,也使得如何确定物权变动的时间成为了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动产物权的变动,尽管确立了上述许多规则,以使债权意思主义的物权 或登记的结合,不具有无因性,在债权行为无效的情况下,物权变动一般无效,除非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我国物权变动的这一模式,既区别于以法国日本为代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81.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改革所导致的农地承包权、经营权等权利属性的暂不确定,《物权法》第180条第3项规定的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物权法》第 章上述增加的一款,就解决了权利质权的优先受偿次序规则缺失问题。但稍带遗憾的是,在抵押权一章规制权利质权一章的问题,有一种在自留地里为别人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87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