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的处分权受限制之后,其所有人再处分其财产也不可能适用善意取得,例如,不动产之上设定抵押权之后,由于其已经办理了登记,如果抵押人将抵押物转让,第三 自合同生效之时产生,因此,没有必要规定只有在登记以后才发生善意取得的问题。第三,应当办理登记的动产。对于船舶、机动车、航空器,依据我国《物权法》第2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868.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讨论《物权法》是否区分了登记簿公信力与动产善意取得的问题。由于我国在制订《物权法》时大量参考借鉴了德国民法的规定,《物权法》第二章第二节“不动产登记 项不动产上本来存在一项限制物权(如抵押权)或者处分上的限制(预告登记),但是由于其被从登记簿中错误注销了,信赖登记簿的取得人可以如同该权利或限制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4476.html -
了解详情
本文主要讨论《物权法》是否区分了登记簿公信力与动产善意取得的问题。由于我国在制订《物权法》时大量参考借鉴了德国民法的规定,《物权法》第二章第二节不动产登记中 效力的基础之上,即如果某项不动产上本来存在一项限制物权(如抵押权)或者处分上的限制(预告登记),但是由于其被从登记簿中错误注销了,信赖登记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17.html -
了解详情
不动产的处分权受限制之后,其所有人再处分其财产也不可能适用善意取得,例如,不动产之上设定抵押权之后,由于其已经办理了登记,如果抵押人将抵押物转让,第三 自合同生效之时产生,因此,没有必要规定只有在登记以后才发生善意取得的问题。第三,应当办理登记的动产。对于船舶、机动车、航空器,依据我国《物权法》第2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97.html -
了解详情
抵押人以其不享有所有权或处分权的他人不动产或者动产设定抵押,债权人能否依善意取得的规则取得抵押权呢?关于这个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 担保,未经其股东会同意,因而该抵押合同无效。在本案中,作为子公司股东的集团公司以及子公司法定代表人均在该集团公司2006年1月4 日股东会决议上签字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892.html -
了解详情
六条第一款要求登记或交付,是因为二者是所有权转移的必要条件;在动产抵押权善意取得的情形下,由于登记不是动产抵押权设立的必要条件,故参照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之规 ,但是其仍发生所有权转移之效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八条规定: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一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4892.html -
了解详情
错误并非权利事项错误时,显然不可能发生他人善意取得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物权法》第16条第1句确立的不动产登记簿推定力是一种权利推定( 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权、房屋抵押权以及已经登记的地役权。在取得人善意取得这些不动产物权时,必须完成登记方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对此,学界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696.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赔偿责任。”我们认为此司法解释仍未能澄清上述问题。只有在承认受让人善意取得的前提下,否定抵押权的追及权,抵押权人才有损害可言。同样,只有在承认抵押权人 不能对抗他人,理论界称之为登记对抗主义。主要有:商法上以登记为所有权转移条件的船舶、机动车辆、航空器等。这类动产,同不动产一样,均以登记为公示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46.html -
了解详情
仅谈以占有为所有权表征方式的普通动产的抵押权善意取得问题。另需注意的是,动产抵押之登记的效力,《担保法》有不同的规定:对于以车辆、企业 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771. 〔7〕刘得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68-376. 〔8〕〔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22.html -
了解详情
〔分析〕 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该案涉及到不动产抵押权是否适用善意取得的问题。笔者试分析如下: 一、我国物权法规定的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范围 在传统民法上,善意取得 银行)便会产生错误信赖,非常愿意为该登记名义人或其愿意为之提供抵押的人提供借(贷)款而成为债权人。但是,如果借贷关系成立之后,又因为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