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均有权独立自主地处理有关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的规定,人民法院均由审判员或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或独任 起诉决定书;(2)第一、二审人民法院公开审判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审理过程(合议庭评议除外);(3)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书、裁定书,二审判决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83.html -
了解详情
与保护就要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和权益的保护和关怀,这也是行政赔偿与民事赔偿在价值上最大的不同。正是基于以上考量,笔者认为,对行政赔偿必须 ,笔者较为赞同第四种观点,即我国行政诉讼协调制度的结案方式应采用“合意和解裁定书”的形式。因为行政诉讼“法院协调”既是当事人之间的“公法契约”行为,又是法院的职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74.html -
了解详情
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 复议,方能生效。如果有一方或多方提出复议,则该裁定书未生效。二审法院即行复议。当事人及一审法院只能申请复议一次,不论复议结果如何,当事人及一审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13.html -
了解详情
接触过一位当事人,同一个案件竟有9份裁判文书:3份一审判决书,2份二审发回重审裁定书,1份二审终审判决书,2份再审判决书,1份提审判决书。 的中立性。刑事司法裁判才能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 此外,根据等腰三角形的诉讼规则,在民事、行政诉讼中,检察院应当退出以支持一方当事人为目的的抗诉角色。 2、修改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51.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的反诉,人民法院应告知其先申请仲裁。 劳动者对终局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作出生效判决,用人单位是否享有上诉权,也是须认真思量的一个问题。有 。为避免上述矛盾地发生,有些地方的劳动仲裁委借鉴类似民事裁定的处理模式,即是分开进行裁决并制作两份裁定书,一份裁决书是终局的,而另一份裁定书是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50.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要求纠正行政机关的行政裁决,其实质也在于满足其民事主张,会始终围绕着自己民事权利义务的有无及多少来争论行政裁决的合法性, ,笔者较为赞同第四种观点,即我国行政诉讼协调制度的结案方式应采用合意和解裁定书的形式。因为行政诉讼法院协调既是当事人之间的公法契约行为,又是法院的职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86.html -
了解详情
反馈案件办理情况,办理委托案件消极懈怠的情况也较为严重。所以,必须对现行的一审管辖制度进行改革,才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异地执行难、委托执行难的问题。 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修改为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书,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书中的财产部分,由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911.html -
了解详情
,以不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为主旨。四是“协判合一”。借鉴我国民事调解、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调解和行政赔偿诉讼调解的经验,法院可选择“协 ,笔者较为赞同第四种观点,即我国行政诉讼协调制度的结案方式应采用“合意和解裁定书”的形式。因为行政诉讼“法院协调”既是当事人之间的“公法契约”行为,又是法院的职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6.html -
了解详情
,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 通过上述裁判文书的节选部分,可以看出,一审判决书、二审裁定书中依然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12] 2006年印发的《上海法院 为普遍适用的法律规范{11}。这样一种思路无疑具有启发意义。前文所提及的民事司法改革与律师法改革形成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从历史以及当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558.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证据不足的和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为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和原判决 重审函会超出审判指导的合理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审法院的独立审判。因此,尽快从立法上规范发回重审裁定书和发回重审函的制作,增强发回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