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措施。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纠正错误的判决、裁定, 案件时,调取法院的卷宗权是很有必要的。2、规定人民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案件,应由其同级人民法院再审,也即不能再指令作出原生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不规范。 各种外部监督促使再审的案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2002年至2004年9月,浙江省高级法院办结检察院抗诉、人大、政协、党委及其他途径 诉讼法规定的再审事由,其落脚点在于"确有错误"[05],因而对经复查提起再审的案件,其前提是已经认定原生效判决"确有错误".为适应上述法律规定,体现出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3.html -
了解详情
两年后,通过各种关系与途径找到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上级人民法院要求再审,或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要求检察机关行使抗诉权,这种现象在司法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这既 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对纯属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民事案件,一般不属于人民检察院抗诉的范围之内。③对于当事人未行使上诉权而在裁判生效后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59.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入手,即确保申诉人的申请再审权、取消法院依职权再审权以及合理界定检察院抗诉权,以期达到促进审判公正效率之目的。 [关键词] 合理设置 民商事再审主体 权利 与职责等问题上就应该迎刃而解了。2001年9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45条规定出庭的任务是:宣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74.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所涉犯罪嫌疑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于保障办案经费,便于法院及时有效地开展案件调查。(二)、完善起诉阶段被害人及其委托代理人陈述意见权同原刑诉法相比,新 条件的限制难以完成任务,这不仅给法院增加一定负担,甚至使二审流于形式,削弱检察院抗诉的力度。以上两种观点各有一定道理,但目前在诉讼理论和司法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78.html -
了解详情
,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实体内容上的起诉权。其中定罪请求权是量刑请求权的前提,检察院只有请求法院对被告人的行为确认犯罪,才能请求法院对被告人量刑;量刑请求权则是定罪 ,是以日后有可能提出抗诉或上诉为后盾的,这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无疑是一种制约,它有助于督促法院谨慎用权,充分考虑检察院和案件当事人的建议、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07.html -
了解详情
方针、原则和法律、政策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各级人民检察院要切实强化思想认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 讨论决定,应当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抗诉。上级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部门对下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申诉案件审查后,认为需要提出抗诉的,报请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761.html -
了解详情
抗诉的效果则是引起再审程序。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检察院抗诉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表现在:一是抗诉对象上不再局限于判决、裁定,对损害国家利益、社会 应当像尊重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一样,尊重和保证检察机关行使权力。[15]同时,对于对案件实体结果的处理,应该由审判法院最终决定,检察机关并非裁判者,即使不认同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36.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规则》还规定,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刑事申诉检察部门办理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抗诉案件,认为需要对被告人采取逮捕措施的,应当提出意见 机制,促进刑事申诉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三是推行适应检察工作一体化的刑事申诉案件办理机制。增强全局意识,根据刑事诉讼和司法工作规律以及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特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758.html -
了解详情
建议立法适当限制当事人要求启动民行检察监督程序的期限。比如: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启动民行检察监督程序的期限应在裁判生效之日起两年内。 【作者 [2]肖晓峰:《效率与公正:直辖市民行检察监督方式选择以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民行抗诉案件(20072008)为分析样本》,载《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难点与对策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6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