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协商,达成协议,并由法院监督执行,从而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调解作为司法机关用以缓和、化解经济、民事纠纷的一种手段,是我国司法制度中的一项 。 3.大力加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是有效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使诉讼调解合法适用的保障。人民法官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在遵守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49.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过去(清代)和现在的民事法律实践中的判决实际长期显得面目模糊。按照儒家道德理想,普通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应当通过民间调解而非法庭判决来解决;与 ,这位妇女不得不到另一家医院治疗,于是要求拖车司机追加医疗费。[41] 区政府曾经试图调解,建议被告承担全部医疗费中的300元,但原告要求更多因而起诉。法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69.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调解意向而事实又相对比较简单的民事纠纷。具体而言,下列案件适合委托调解:(一)婚姻家庭和继承纠纷;(二)劳动争议纠纷;(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记录员的主动回避的申请或当事人的回避申请,应当由人民法院决定是否批准回避。对于调解员或记录员明知自己有上述情形而当事人因不知晓该上述情形而未申请回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2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争议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赔偿诉讼外,不适用调解。这种规定越来越不适合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行政争议处理不好,极易 这种简便易行、通融灵活、成本低廉、对抗性弱的纠纷解决方式,全面强化民事调解、刑事附带民事调解、行政协调以及执行和解工作,创造性地争取和协调各种和谐力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74.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最好的统治状态就是“无讼”。农业社会 老百姓之间血缘地缘关系枝蔓纠结,私权纠纷自有“中间人”出面调停排解,于是,“调 解”就这样土生土长而且枝繁叶茂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 、台湾为代表;一种为调审分 离式,把法院调解程序从审判程序中分离出来,作为法院处理民事纠纷的另一种诉讼方式 ,以美国为代表。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0.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程序撤销改判,否则,原调解仍需执行。 二、我国调解体系存在的不足与弊端 用调解的办法解决纠纷,是我国处理民事纠纷的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 即由人民法院依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当事人自行和解或经有关部门组织(包括人民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依法审查确认,统一制作规范格式的“和解协议确认书”(取消法院调解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6.html -
了解详情
阶段,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诉讼活动也无限制扩大,一时间似乎通过诉讼可以解决一切纠纷,一切社会矛盾,可以包打天下,在社会开始盛行,这样的后果就是诉讼急剧上升; 以日本、台湾为代表;一种为调审分离式,把法院调解程序从审判程序中分离出来,作为法院处理民事纠纷的另一种诉讼方式,以美国为代表。基于前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84.html -
了解详情
外,并且办理下列事项:(一)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二)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表明,基层人民法院在以审判程序作为纠纷 事案件是3197件,每年判决结案的平均数是30.69%.假定该院每年60%的民商事纠纷(约1900余起)不进入审判程序而以协商方式解决,设立一个法院ADR,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82.html -
了解详情
唯一甚至不是主要途径,由第三人主持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主要有人民调解委员会或由仲裁机构,甚至行政机关对某些民事纠纷在自愿基础上也可进行无强制拘束力的 即白的决断性裁判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那些当事人不愿意公开的家事案件中,调解的保密性避免了“家丑外扬”可能带来的当事人的窘境、伤害和进一步冲突。从成本收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5.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提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曾对民事纠纷起到很大作用的法院调解制度显露出诸多弊端,阻碍了我国民事审判改革的进行,对这一制度进行探讨是 、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只是当事人因固执己见而诉诸法院的案件,为数不多;而法院大量使用调解方式结案的事实,又给人们造成了相反的印象。实际情况是,有大量的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