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摇封建伦理纲常的前提下,对当时的政治法律制度作某些变革的。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到,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有一批知识分子(包括一些士大夫)已认识到了清朝法制的落后是 旗帜;那个曾经顽固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慈禧太后,现在居然诏令天下,说世有万古不变之常经,无一成罔变之治法了。这种近乎戏剧性的转变再清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41.html -
了解详情
《刑诉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所指的会见对象是侦察阶段的犯罪嫌疑人,且以前律师是国家法律工作者,现在律师是社会法律工作者,两者不能相比。但应当清楚,无论 倒退。因为,未经开庭审理,凭什么认定某个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有证据证明,因而可以适用简易程序?何况已有的证据也须经过庭审核实。 【作者简介】 谢毅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1.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非死刑案件二审未必以全部公开开庭审理为必要,但死刑案件的二审则应该由现在的书面审一律变更为公开开庭审理。在这方面,所要做的是,修改《刑事诉讼法》的相关 并经质证后始可采信;在普通案件中,证据充分确实的证明标准,在死刑案件中则至少应该升格至证据可以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程度。(注:在这方面,江苏省高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09.html -
了解详情
,将单位被害人纳入刑事和解之中是必要的。 再次,根据是否直接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被害人可以分为直接被害人和间接被害人。区分直接被害人和间接被害人的一个重要价值就 ,而能够实现刑事和解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加害人给予被害人足够的赔偿,由此证明加害人本来是有赔偿能力并且能够赔偿的。既然这样,就不能认为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21.html -
了解详情
绝育手术,以维护她本人和社会的福利。与其将来因堕落的后代的犯罪活动对其施行惩罚,不如现在就避免那些不适合在社会上生存的人繁殖后代。霍姆斯大法官指出 来减轻监护难度。上诉人缪开荣、陈晓燕作为福利院的领导负有对两被害人的具体监护职责和义务,无任何法律依据或行政规范授权二被告人可以作出伤害两被害人身体健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例集。④先例一直都在中国古代法中居于一种主导地位,诸多裁判案件的汇集都可以证明这一点。通过审判机关所累积起来的判例,形成了一个能够与社会生活的一切局面相对应 124,食货5:1844年,道光皇帝诏令西南各省除现在开采外,如尚有他矿愿开采者,准照现开各厂一律办理,并于1848年再次下诏敦促各地方督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311.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于人的思维中,对于要求离婚的当事人之间有无感情,无法用仪器测量,也无法用量词来表述。虽然可以用物理学中“能量转换”的原理,用列举行为人之间的 双方碰头的机会都没有。两部法律发生了“打架”,是程序法大还是实体法大呢?现在人口流动大,一时“下落不明”者颇多,这些人如果“后院起火”闹上了法庭,婚姻法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968.html -
了解详情
〔10〕权利侵害说被普遍认为不可接受,义务违反说与社会伦理规范违反说本可以被理解为同一学说,但由于前者具有纳粹时代背景,其所谓义务很容易被理解为超出 根本忽视了国民的一般感觉或法律信念,是不切实际的。中国现在存在死刑,主要不是基于威慑犯罪的需要,而是报应犯罪的需要。这的确反映了国民心灵的僵硬,但这正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37.html -
了解详情
〔10〕权利侵害说被普遍认为不可接受,义务违反说与社会伦理规范违反说本可以被理解为同一学说,但由于前者具有纳粹时代背景,其所谓义务很容易被理解为超出 根本忽视了国民的一般感觉或法律信念,是不切实际的。中国现在存在死刑,主要不是基于威慑犯罪的需要,而是报应犯罪的需要。这的确反映了国民心灵的僵硬,但这正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26.html -
了解详情
〔10〕权利侵害说被普遍认为不可接受,义务违反说与社会伦理规范违反说本可以被理解为同一学说,但由于前者具有纳粹时代背景,其所谓义务很容易被理解为超出 根本忽视了国民的一般感觉或法律信念,是不切实际的。中国现在存在死刑,主要不是基于威慑犯罪的需要,而是报应犯罪的需要。这的确反映了国民心灵的僵硬,但这正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