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加以证明所要达到法律规定的程度。当控诉方提供的证据达到了证明标准,就意味着控诉方完成了证明责任,其指控的事实也就成立,反之,意味着未完成证明责任, 也好为我国的司法改革积累经验和创造条件。理由如下: (一)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排除合理怀疑是指司法人员对被控诉人确信有罪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17.html -
了解详情
中,由于法官主动调查事实和收集证据,所以当事人较少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证明标准与诉讼模式紧密相连。当今英美法系各国实行完全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盖然性 ,这实质上是限制法院调取证据的权力,以避免诉讼中法院代替行政机关承担举证责任。(2)行政诉讼的性质。民事诉讼的功能在于解决纠纷,其实质在于保障私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47.html -
了解详情
出现捕后不诉、撤案或作无罪判决的案件,有相当一部分是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证明标准与现实操作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证明标准 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的规定,该阶段的证明标准可确定为有证据怀疑犯罪存在。没有控告、举报或犯罪分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36.html -
了解详情
,质证和认证活动就无法进行。 《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举证主体、证明责任、证明标准以及举证程序等问题都已有明确规定。根据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控诉 案件中是否能够达到?二是我国刑事诉讼追求客观真实,那么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是什么关系?刑事证明标准问题涉及到认识论中的客观真实、主观真实、绝对真实、相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12.html -
了解详情
近来学者们对此提出了批评,以为法院裁判中认定的事实只是深深打上法律烙印的、与客观真实并不一定完全重合的法律真实,即法院在判决中认定的事实应当符合实体法与 ,客观真实永远是诉讼制度的最高理想与追求,但不是惟一的价值目标。 二、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确定 证明标准指的是负担证明责任的人提供证据对案件事实加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62.html -
了解详情
由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规定,所以,命题与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符合也就是真的有效性标准。 虽然笔者极力反对法律真实证明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笔者认为法律真实说是 的身份情况;犯罪事实是否存在;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被告人有无刑事责任能力;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作为从重刑事处罚理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53.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应当适用比一般的民事案件更高的证明标准,可以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对于另一些案件,如产品责任、医疗事故、环境污染、高度危险作业等特殊 的证明标准或是德日所采用的疏明方式。 完善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不仅要完善证明标准本身,相关制度的更新与完善同样重要。所以我国还应当在法律中规范审判纠错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61.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应当适用比一般的民事案件更高的证明标准,可以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对于另一些案件,如产品责任、医疗事故、环境污染、高度危险作业等特殊 的证明标准或是德日所采用的疏明方式。 完善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不仅要完善证明标准本身,相关制度的更新与完善同样重要。所以我国还应当在法律中规范审判纠错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60.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明),应当适用比一般的民事案件更高的证明标准,可以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对于另一些案件,如产品责任、医疗事故、环境污染、高度危险作业等特殊 的证明标准或是德日所采用的疏明方式。 完善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不仅要完善证明标准本身,相关制度的更新与完善同样重要。所以我国还应当在法律中规范审判纠错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59.html -
了解详情
渐增加,仍有损害国民对民事诉讼的信赖之虞。 对于反对降低证明标准的另外一个理由是认为负有证明责任的当事人的立证会变得随意,并且不会充分提出诉讼资料 ]贺卫方.走向具体法治[J]现代法学,2002,(3). [4]加膝新太郎.确信与证明度[A].福永有利,井上治典,等.民事诉讼法的历史溯源[C].有斐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