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积极性,也使得庭审活动中的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等一系列对抗式的诉讼活动流于形式。 为此,本文试结合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实际,分析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客观现状 (4)进行举证指导,明确尚需补充的证据;(5)制作证据登记表及证据交换的笔录等。另外,应从立法上明确规定被告提交答辩状是应尽的一项诉讼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73.html -
了解详情
,即法院将不予采纳,作为裁判的依据。现在有的法院,例如广东省高级法院规定在庭审前没有提出的证据,在以后不得提出。即使在没有明确规定证据失权制度的许多 相对与实体问题而言的,不直接涉及实体权利义务。这些程序性问题的规定也体现了民事诉讼的程序正义性,例如,关于管辖的规定。因此,在将违反程序正义作为再审事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74.html -
了解详情
,极易导致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界限不清与混用。从目前世界各国民事诉讼立法来看,适用简易诉讼机构设置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建立单一的简易法院。日本可以说是 不得因超审限而转为普通程序,同时规定如超审限,同样应追究责任。 二、简化庭审程序,开庭次数应以一次为限。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绝大部分案件事实清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27.html -
了解详情
的裁判者,但实际上成为权衡各种力量大小的检测仪,从而使正义的天平常常倾斜。 民事诉讼程序是一种引导纠纷良性解决的机制,程序的缺陷必然会导致矛盾的不良 审理,结合大陆法系国家立法规定,结合我国现实国情,笔者认为应确立书面审为主,庭审为辅的审理原则,对于重大疑难,影响较大的案件应当公开开庭审理,一般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10.html -
了解详情
理智、客观地对待纠纷,从而增加了审前调解的可能性。 三是把握庭审进行中的时机。当事人庭审开始后,案件的部分事实,特别是一些关键事实逐步开始显露出来, 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资料】 1、《民事诉讼法学》作者谭兵第168页法律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 2、《我国诉讼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08.html -
了解详情
。再次,为了方便平日工作上班的居民,许多州的小额诉讼法庭规定在节假日或夜晚开庭,并且小额诉讼庭审程序的进行不拘于法定的程序,法官被委于很大 历史与未来》[M],法律出版社2000版,第35页。 [7]肖建国著:《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249页。 [8] 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62.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第1148次审判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该规定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 发生法律效力。调解达成协议并当庭执行完毕的,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但应当记入笔录,经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印即发生法律效力。第九十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71.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的突袭,无法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反,若为保护原告答辩权,恢复到庭审前的状态,对反诉的有关争点进行调查的话,又会引起审理迟延。因此,允许 但随后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此作了明确规定。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895.html -
了解详情
模式的一种削弱,我国对民事诉讼模式的改革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模式的改革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其表现是:法官轻视庭审,注重案卷材料,使开庭审理流于形式 如以上事实有当事人提供的合同、付款凭证、企业登记资料、证人证言以及本院的法庭笔录足以证实等这样一段公式化的语言。而对当事人举证、质证和法庭认证的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111.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签收后的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和法院均产生拘束力。民事诉讼调解制度,不仅在中国深入人心,在国际上也被不少人誉为东方经验,在司法 则应继续审理,并及时作出判决。这样一来,宣判是反悔的必然结果,而宣判又是庭审的组成部分,法院从而又在闭庭的基础上进行开庭,这岂不矛盾?况且在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