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可复制性并需要一定的载体,因此,应将其视为知识产品由著作权来保护。本文认为,此观点不能成立。我们可以将知识产权客体与物权客体作 再者,大量的、由网络用户掌控的虚拟财产并非创造性智力成果,这些虚拟物品是在计算机软件中预先设定、由系统生成的,网络用户取得这些虚拟物品,仅仅是在取得方式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56.html -
了解详情
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显然这些作品逐渐的远离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至于保护计算机软件,更是与文学艺术作品毫不相干。为此,中山信弘曾经指出:著作物的 。比如lawking可以用作商标、商号、域名等多种商业标识;一幅图案可以同时作为著作权、商标权、外观设计专利权之客体。既然如此,当同一知识产品上存在多个知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53.html -
了解详情
作品和模型作品,显然这些作品逐渐的远离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至于保护计算机软件,更是与文学艺术作品毫不相干。为此,中山信弘曾经指出:“著作物 。比如“lawking”可以用作商标、商号、域名等多种商业标识;一幅图案可以同时作为著作权、商标权、外观设计专利权之客体。既然如此,当同一知识产品上存在多个知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6.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等都有待明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22日通过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不仅是法院审理 通过使用各自的主机在全球不同的地点共同完成同一部作品(如一部小说或一个系统软件)。这一作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不同的地点,还可以被任何有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0.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的,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后来《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二)》(以下简称《 中,法官认为,所谓明知,是指P2P网络服务商明确知道P2P用户通过P2P软件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但仍不采取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13]应知意味着行为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5113.html -
了解详情
商标刑事立法的国际化,从而保证我国更好的履行WTO规定的商标保护义务。[14] 对于侵犯著作权的犯罪,刑法规定其主观要件必须要以营利为目的,这一条件过于苛刻。从目前存在的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来看,已不仅仅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复制和销售,还有计算机经销商在销售计算机时进行的未经授权的软件安装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782.html -
了解详情
智力创造成果的权利和针对区别标记的权利。其中,前者包括文学艺术产权(即著作权和邻接权)、发明专利权和工业外观设计权,后者包括商标权、商业广告权、 财产为主的无形财产权法律体系。具体如下: 1、创造性成果权。包括著作权(含著作邻接权、计算机软件权)、专利权(含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02.html -
了解详情
任何法律上或技术上的强制性,完全符合市场经济中平等、自愿的原则。和其他软件服务一样,网络实名服务系统的应用程序取决于服务商的市场影响力。因此,上例 除或取消等措施消除侵权后果,笔者认为,应参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规定,并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38.html -
了解详情
物质利益。”此外,在即将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三编中还准备规定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⑦由此可见,《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在客体的分类上吸收和 财产为主的无形财产权法律体系。具体如下: 1、创造性成果权。包括著作权(含著作邻接权、计算机软件权)、专利权(含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36.html -
了解详情
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 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一千张(份 )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86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