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名盖章的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属于形式不合法的证据,不能采用。第三,证据的收集程序或提取方法必须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例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禁止刑讯逼供, 而对控辩双方提出的证据是否应当进行法庭调查,法庭可以同意其提出该项证据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拒绝接受该项证据。法庭对控辩双方提出证据的申请,根据关联性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37.html -
了解详情
2002年版,第27页。 4如2002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2条: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 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11参见刘品新:《中国电子证据立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203页。 沈阳市经济技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72.html -
了解详情
口供合法性的质疑,完成答辩重任,需要获得侦查人员的支持。第一,我国实施警检分离的侦查体制,控方对口供证据的收集过程缺乏详细了解,对是否存在非法取证无从判断 举证不能,其口供被排除,客观上不利于对犯罪的打击。 侦查人员就口供证据调查收集行为出庭接受法庭的事后性司法审查,既是帮助控方完成证明义务、也是支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0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事实的认识不是直接实现的,而是间接地通过各种证据来实现的。案件中各种证据的情况是错综复杂的,人们对证据的收集和使用要受时间、空间等相关条件的限制 ○11 何家弘:《黑蝙蝠·白蝙蝠—证据的困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113页。 ○12 何家弘:《从证据调查到司法公正》,载中国证据法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6.html -
了解详情
《亡羊补牢未为晚---细说数据恢复》 //gsf.sina.com.cn/ryjs.htm 6、刘强《网络司法中电子证据的收集和检验》 //www.gzjd.gov.cn/jindun/da01/db03/200205050027.htm 7、郑州大学计算机中心,杨晨光《电子商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41.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相互之间以诉讼权利义务为内容,并受民事诉讼法所调整的一种社会关系。④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以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与当事人行使诉权相结合而 证据为前提,法院不主动去调查当事人未申请的证据,当事人在证据的收集和调查方面享有完全的自主权,如申请权、质证权等等,这符合现代诉权理论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4.html -
了解详情
科学的证据主要来自三个途径:首先是证据的收集,即证据来源的科学性;其次是对证据分析的科学性;第三则是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当在 明确的规范。因此,法院在处理上面临难以操作的问题。这种困难表现在,法官依据职权调查获取证据的范围是如何确定的。是依据职权根据案情确定,还是根据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96.html -
了解详情
掌握其智力成果产生、变化、运用及其发展规律的过程。因此对知识产权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确认比其他民事诉讼的证据更为复杂和困难,更不可主观臆断、杂乱无章 的许可或由法官依职权命令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据。当事人向对方收集和调查证据的范围极为有限。不过,德国民事诉讼法仍规定,若一方当事人肯定有关书证在对方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3.html -
了解详情
个不同的概念。在民事诉讼中,享有收集证据的权利的主体是当事人和法院,由于当事人与诉讼利益密切相关,在调查取证方面也就更为积极主动,取证方式也就不一而足了 合法性,对于前两者不会有太大的争议,主要是取证的程序问题。所谓“取证程序合法”是指证据的收集程序或提取方法必须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例如,在刑事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6.html -
了解详情
而传来证据经过中间环节,其信息量损失当然就多。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这两种证据在可行程度上的差异,从而为各种证据的收集和运用提供理论支持。 三、 原始证据和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可作为发现原始证据的线索。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在调查研究案件时,原始证据并不是可以唾手可得的,一开始往往不能接触到一切原始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