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不是为了公诉,或者说核心不是公诉制度。新中国检察制度是以监督权为主线的司法及准司法制度。这从中国历史的延续中能够得到证明。过去我们研究 的正确抉择,是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符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性安排,有助于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709.html -
了解详情
化策略的实用主义倾向则更为明显,其目的无非在于便于陪审员协助法官工作,提高司法效率。在这样的策略导向下,目前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着人民陪审员来源单一、 任职培训两种。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官职业道德、中国司法制度、审判纪律、司法礼仪、廉政规定以及法律知识、审判工作基本规则等。人民法院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972.html -
了解详情
错误问题也绝不能脱离特定时空而独立存在。在笔者看来,转型语境不仅是当下中国司法制度构建与改良的宏观背景,而且也应成为定位、研究与反思当下刑事 钧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 {22}〔意〕奈尔肯.比较刑事司法论[M].张明楷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22. {23}〔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27.html -
了解详情
效果。比如,1996 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各自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内容有不少地方相互冲突,几经协调也难以统一,最后不得不由全国人大 判断和创造性继受,会通中西,取长补短,推动中国司法制度的整体现代化。 五、司法改革的基本路径和方法 当代中国推进司法改革的基本路径是走反思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176.html -
了解详情
,第63页。 [47]同注46,第64页。 [48]张晋藩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49]《清史稿刑法志》 66~67页。 [51]《新唐书刑法志》。 [52]武树臣主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6~177页。 [53]同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024.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在目前法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情况下,[18]这个市场比较有利于建立这种法官筛选制度。 但由于当代社会转型和传统社会控制机制的弱化,即使这样素质优秀的人选进 法官形象的塑造和超越 这些分析或许仍然不够。若是从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来看,我还想说,中国司法在某些方面还必须追求超越陈燕萍法官。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37.html -
了解详情
发现那些更有效率的规则。而正如波斯纳(Richard Posner)指出的,正是由于上诉制度的存在,使得作为裁判者的法官在规则的识别上较之立法者具有更大的 第1期。 [73]同注[1]。 【参考文献】 {1}张晋藩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2}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15.html -
了解详情
其合理的依据,并可根据另一种价值或功利赋予其相当的正当性。这种现象反映出当代中国司法制度变迁中的一个带普遍性的矛盾,即:任何一种制度 纳的话说,就是要超越法律(overcomingLaw)。 首先,在理念上应当认识和重视民事立法及司法与经济发展及运行的高度关连性。在法律大体覆盖全部经济交往过程的前提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08.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法学研究》2007年 【摘要】中国司法改革的主导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司法机构公共产品的出产能力和效益,更有效、更充分、更完善 州,不管选举过程和政治如何,法官仍然可以带着一个政党所主张的社会准则来到司法机构。 [11]如法院系统逐级扩大下级法院的管辖范围。 [12]如法院系统强化合议庭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67.html -
了解详情
和政治制度以及某些法理思想有关。政治权力集中之后,统治者当然想彻底控制各种事务,但是中国以前的农业经济无力支持一个庞大的政府,统治者实际上无法管得太多,所以立法特别注重 的书吏和衙役也不足。一个州县有正规名额的不出数十人,无法妥当地完成其工作。这也是中国司法制度的一个缺点。 其次要谈的是立法和司法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