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基础就是责任伦理。19在西方社会,法官的自由人格就体现在这样的实践结构中:法官根据案件的事实,以法律为依据,运用严格的逻辑推演,就可以在法律之内形成对 案作出了判决:杀害遗嘱人者不能获得遗产继承权。厄尔法官的判决得到了纽约最高法院大多数法官的支持而生效。 瑞格斯诉帕尔默一案中,厄尔法官的判决思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54.html -
了解详情
道德、情理也是司法过程中所不可忽略的。对正义执着追求的理想主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让位于解决纠纷的现实主义。法官的判决必须考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问题,而 判决的方法予以解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事实清楚的,有明确法律依据的,可依法作出是否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二审法院经过审理,可以对原判维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75.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以外的尺度来做裁量。也就是说,当遇有法律漏洞时,诉讼者在法官的判决下达之前并不享有法定的请求权,其权利与义务是在判决下达的那一刻起才由法官创造性的 规则。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葛洪义教授认为目前我国法律中能够作为裁判依据的原则是不存在的,它们要么不是原则(因为没有约束力),只是一种宣言;要么是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004.html -
了解详情
予以肯定,要么对该效果未发生予以否定,因此,在民事诉讼中,要么对被告作出判决,要么驳回诉讼。法官的判决不可能包含其他的内容〔10〕。而古罗马的法官遇到 的代价。但即使这样,我们也必须看到,事实真伪不明情形下依据证明责任作出的判决在大体上是与案件事实的真相相符的。因为从理论上说,如果一种民事诉讼制度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64.html -
了解详情
渊源的趋向;但也有的学者认为,法理本身并不具有法源的性质,只有依据法理所作的判决成为审理案件可以援引的判例时,才能成为法源。 一般来说,法理可以从三个 。如果许霆盗窃罪名成立,必然能够成立盗窃金融机构罪,这样原先一审法官的判决没有任何问题。这时责怪法官就不客观了。而且法官当时还是取了盗窃金融机构罪的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269.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由。也就是说,法官的判决必须找到法律上的依据,即使这个理由并不是法官做出判决的真正理由。古代判决书中的“见利忘义、全无人心,此风最为薄恶”,“ “被告人公然散播反动言论,并向海外敌特机关提供机密情报……”本来“反动言论”和“机密情报”的指涉范围非常之广,如果一味追求准确明确,则似应在“反动言论”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5.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还是坚持司法能动主义,在裁决过程中考虑法律的、道德的、政策的、经济的等多方因素,使法官的判决、法院的司法为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判决。 在上述两个英国案例中,法官基于不同的理念而作出了相应的判决,前者基于公正的理念而作出的判决,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后者则严格遵循了法律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9.html -
了解详情
的内部,不同级别法院的法官之间也是平等 的。虽然由于审级的原因,上级法院的法官可以改变下级法院的判决 (仍须严格地依据法律的规定),但是,这 纠纷的解决提供一个纠误渠道。我们常 说的“两审终审制”意味着当事人对于初审法官的判决不服,可以在 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循着上诉路向,诉诸另一个法院,对于初审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0.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的案件都上审委会。依据我们所调查的法官们提供的情况,上审委会的案件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形: 合议庭中对案件的判决意见不统一,于是就将矛盾上交 ?” “在什么地方作法律解释?” “这种法律解释服务于什么目的?” “这种法律解释成为可能的条件是什么?” 「注释」 波斯纳,1994:《法理学问题》,苏力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16.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的内部,不同级别法院的法官之间也是平等的。虽然由于审级的原因,上级法院的法官可以改变下级法院的判决(仍须严格地依据法律的规定),但是,这 为纠纷的解决提供一个纠误渠道。我们常说的“两审终审制”意味着当事人如果对于初审法官的判决不服,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循着上诉路向,诉诸另一个法院,对于初审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