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系刑法理论的概念。我们比较熟悉的事后不可罚行为的案例是:同一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财物行为和事后对同一财物窝藏、转移行为,虽然分别符合盗窃罪和掩饰犯罪所得罪 走被害人的数额较大财产。其前一行为构成抢劫罪,后一行为构成了敲诈勒索罪。但司法机关认定此情况下抢劫行为吸收敲诈勒索行为,只构成抢劫罪[20]。再比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492.html -
了解详情
上讲,我国刑法也没有教唆自杀的规定,因此明确的结论应是教唆自杀不可罚。上述案例六中甲的教唆自杀行为不构成犯罪。 但是,关于教唆自杀,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 行为的可罚性。[46]但是,笔者认为,虽然将教唆行为解释进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及窝藏罪的构成要件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上述两个罪名罪状中的帮助,并非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47.html -
了解详情
对象及行为方式 主观认知、提供帮助的时间点等方面深入探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本质区别。 司法判例 (2021)鲁08刑终453号 案件事实 两罪名时,还需把握帮信罪属于一对多式网络犯罪的一般帮助行为,而隐瞒掩饰犯罪所得罪属于一对一式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窝藏、转移财产的行为。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6222.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人身安全的抢劫犯罪,更规定了最高可判处极刑的刑罚。根据刑法规定,犯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了证据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论处 从实际情形看,存在大量的以暗示胁迫劫财的方式。笔者在办案中碰到过这样的案例:以曾某为首的五人团伙,经常对外地打工者敲诈勒索,暴力抢劫。某日,曾某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8442.html -
了解详情
人。[26]然而,为何被部分学者假借阻止犯罪义务的不合理性来质疑的中立帮助行为型的案例,却在法治程度较高的德、日等国被追究关联犯罪的帮助犯的刑责 2009年版,第615页。 [44]范春生:《的姐拉走杀人乘客法院依法判处窝藏罪》,《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8月14日。 [45]前引[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6340.html -
了解详情
人。[26]然而,为何被部分学者假借阻止犯罪义务的不合理性来质疑的中立帮助行为型的案例,却在法治程度较高的德、日等国被追究关联犯罪的帮助犯的刑责 2009年版,第615页。 [44]范春生:《的姐拉走杀人乘客法院依法判处窝藏罪》,《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8月14日。 [45]前引[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3675.html -
了解详情
人。[26]然而,为何被部分学者假借阻止犯罪义务的不合理性来质疑的中立帮助行为型的案例,却在法治程度较高的德、日等国被追究关联犯罪的帮助犯的刑责 2009年版,第615页。 [44]范春生:《的姐拉走杀人乘客法院依法判处窝藏罪》,《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8月14日。 [45]前引[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1275.html -
了解详情
人。[26]然而,为何被部分学者假借阻止犯罪义务的不合理性来质疑的中立帮助行为型的案例,却在法治程度较高的德、日等国被追究关联犯罪的帮助犯的刑责 2009年版,第615页。 [44]范春生:《的姐拉走杀人乘客法院依法判处窝藏罪》,《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8月14日。 [45]前引[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9715.html -
了解详情
。谢家区法院一审认定被告人李某构成抢劫罪(入户),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 案例二:2011年9月22日凌晨4时许,被告人杨某秘密潜入安徽省淮南市田家 ,在户内临时起意主动实施抢劫行为,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绝不亚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的行为,一个是主动的实施,一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7.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人身安全的抢劫犯罪,更规定了最高可判处极刑的刑罚。根据刑法规定,犯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了证据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论处 从实际情形看,存在大量的以暗示胁迫劫财的方式。笔者在办案中碰到过这样的案例:以曾某为首的五人团伙,经常对外地打工者敲诈勒索,暴力抢劫。某日,曾某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