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理、审慎裁判原则,在作出裁判时必须充分考虑公司设立目的能否实现、公司运行困境能否彻底消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多重因素。(2)维持公司 都不被对方接受和认可,即使能够举行会议也无法通过任何议案,公司的一切事务处于一种瘫痪状态。公司僵局的本质在于公司股东的合作关系已面临崩溃,或者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233.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即由团体成员大会集体决定团体的重大事务,并通过团体代表予以实施。由此可见,非营利团体有别于公司,非营利团体成员有别于公司股东,自不存在成员权利为物权或 2009年版,第163页。 [14]王锡锌:《利益组织化、公众参与和个体权利保障》,载《东方法学》2008年第4期。 [15]柯建暖、王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284.html -
了解详情
它的义务,亟待在登记实践中予以纠正。至为关键的是,担保权人查阅公司章程并非只有赴公司登记机关查询一途,担保权人完全可以要求担保人直接向其提供公司章程。 讨论时,有观点认为,在保障公司股东和债权人权益的前提下,如果公司做出的对外担保的个案 能够取得公司股东的一致同意,经股东会会议表决通过,则不该限制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238.html -
了解详情
的义务,不仅有违于法律适用的方法,而且僭越了股东的法律边界、导致了股东权利的滥用,也不利于维持公司的稳定性以及保障交易的安全。退一步言,即便不承认 ,笔者谓之为主体确认期间;二是具备股东资格继承的主体资格的继承人最终确定时至公司内部确认或司法确认继承人为公司股东完成时的期间,笔者谓之为显名确认期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634.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时,股东可依法请求法院判决解散公司。解散判决是一种私法意义上的司法解散,是为保护股东私益而设。因此,只能由公司股东提起,且限于持有相当于发行股份 程序的不妥当性举证,又可能因得不到会议的文件或会议根本没有形成文件而无法就决议内容举证。诉讼中小股东相对于大股东距离证据远、收集证据能力低,在这种证明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768.html -
了解详情
场上,活跃着诸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外BVI公司、证券金融公司等一大批特殊的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公司理财产品、融资融券、 人身上,应要求BVI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作全面的信息披露并对BVI公司作为上市公司股东应履行的信息披露义务等证券市场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出具不可撤销承诺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768.html -
了解详情
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第一百四十五条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一百六十一条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230.html -
了解详情
强制解散公司。 法院经审理查明:凯莱公司成立于2002年1月,林方清与戴小明系该公司股东,各占50%的股份,戴小明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林方清任公司 年起,林方清与戴小明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同年5月9日,林方清提议并通知召开股东会,由于戴小明认为林方清没有召集会议的权利,会议未能召开。同年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168.html -
了解详情
的社区对于法人企业都有一种利害关系,并且,有权使其利益在公司决策中受到考虑。(注:1986年美国天主教主教会议的公开信《所有人的经济正义:关于天主教社会 分期缴纳的经验,相应地改为认缴资本制。譬如,将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确定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出资额,公司股东首次出资完成即可设立,其余部分由股东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827.html -
了解详情
为由,作出解除与丙劳动合同的决定,并通知了丙。2006年7月28日A公司召开股东会议,会议议题为修改公司章程,规定:“股东因辞职、除名、开除,根据 下,可以依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请求解散公司。事实上,在公司股东认为其蒙受欺压、权利无法获得公司内部途径保障的情况下,兼顾股东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8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