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再审制度的具体设想,即:取消法院主动决定再审的权力;限制并逐步取消民事检察抗诉的权力;最终建立以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一元启动机制”。关键词:民事再审 已经在诉讼的规范中有所体现。既然民事诉讼法尊重当事人对于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的选择权,那么也就应当尊重当事人对再审程序的选择权。这样才能在诉讼中建立起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1.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判所提起之再审。(2)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而引起再审。( 自己诉权的存在”。⑦申请再审难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再审程序的性质决定的。各国对再审程序的规定各不相同,相比于其他的大陆法系国家,我国的再审程序还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8.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程序,则由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院长监督,决定是否进入再审程序。检察机关不再享有审判监督的权力,无权进行审判监督,无权对法院的判决、裁定抗诉。坚持这样主张 就将大量的不服法院终审判决、裁定的案件推到了上级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矛盾集中在省一级和中央的司法机关,违背了我国在历史上形成的“矛盾不上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00.html -
了解详情
和手段,有利于维护法人、公民财产权利不受侵犯,促进严格执法、建立良好司法秩序。2.当事人对生效判决、裁定不服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正在审查,认为人民法院 行政检察建议是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形式之一民事行政案件的复杂性决定了民行案件裁定、判决出现问题的多样性。因此,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民事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04.html -
了解详情
对法院虽无约束力,但法院如不采纳且无正当理由,检察院和当事人就有可能依法分别提出抗诉和上诉, [3]也就是说,检察院和当事人对量刑提出的建议、意见,是以 社会的危害程度;在程序上要根据承办人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的规定。 这里需要研究的是,量刑建议要不要把刑罚适当提重一点?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07.html -
了解详情
,也可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法院应在提出后3日内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作出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法院应在3日内对复议作出 应当知道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民诉 200、205条)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的条件(符合其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0798.html -
了解详情
有部分实质性争议的,可以就无争议部分裁定准许拍卖、变卖担保财产;(三)当事人对实现担保物权有实质性争议的,裁定驳回申请,并告知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八条规定裁定再审,并通知当事人;经审查,决定不予再审的,应当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 《解释》又规定,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7775.html -
了解详情
辩双方复核死刑裁决的提起权,即规定对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二审案件或者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检察院不抗诉,而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同意该死刑 以协助。 2.受理申诉、控告和举报。高级人民法院裁判的死刑案件,当事人及近亲属如果不服,在死刑复核期间可以向最高检提出申诉,最高检应当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58.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三十、增加一 “第二百零二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916.html -
了解详情
有理由提出这样的疑问: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事由为什么具有特殊性,并且不受检察机关抗诉事由和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的约束?不同主体根据不同的再审事由启动再审程序, 上容易出现偏差。《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法定事由,同时第182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力,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