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土地使用者可以将土地使用权随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租赁给承租人使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 1)企业以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未经土地管理机关登记的,抵押无效;(2)企业对其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处分权,以该土地使用权为标的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31.html -
了解详情
公示原则,物权变动行为需以法定公示方式进行才能生效的原则。所谓公信原则是指物权变动行为经公示后,即使标的物出让人事实上无处分权经公示的,善意 颇高的环节和过程,翻盖财产的流通设置,使不动产登记地籍资料缺乏统一性。 透视我国现存的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法规,尚属房地产改革过渡性产物,属于宏观调控措施,在实际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70.html -
了解详情
土地管理法》第12条规定:“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房地产管理法》第35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抵押,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五章的规定 。既然是权利登记制,就应严格登记的程序,对登记的内容作实质性审查,在登记的效力方面,以登记形成主义为原则,以登记对抗主义为补充,按照物权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8.html -
了解详情
消灭,受让人清偿债务后可以向抵押人追偿。如果抵押物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受让人,因此给抵押权人造成损失的,由抵押人承担赔偿责任。”《解释》虽未明确提出抵押 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在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以外,针对合同的效力的确认,又确定的合同有效优先原则,其中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在确认合同效力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1.html -
了解详情
集体所有权等,加以分别规范,还是建立以个人所有权为基础的物权法基本原则,使这些所有权准用于物权法所确立的原则。作者认为,我国仍然应当建立以个人或私所有权为基础 的转让、抵押、租赁、登记,有关建筑物区分所有、相邻关系等统一规范。同时,在物权法制定后,对现行房地产法做出适当调整,使其在民事法律关系方面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3.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行为,因为我国法律、法规规定房屋抵押必须经过登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8、49条分别规定“房地产抵押,应当凭土地使用权证书、房屋所有权证书办理 在甲履行债务时,则乙抵押预告登记的顺位优先于丙。但我国法律违背私法自治的原则,规定抵押人必须以在建房屋的全部作为标的物,这不利于抵押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34.html -
了解详情
生效而无约束力,导致当事人对合同违约不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有违合同法的原则,在法律实践中也是不公平的。其次要注意,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之后,不能 法律或行政法规是否明确要求“合同登记后生效”,我国目前只有有关房地产的行政法规规定了不动产交易合同应当办理登记,但没有对未办理登记的合同效力作明确规定,所以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39.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依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竞争,规范经营”的原则,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典当行数量及布局进行调控。而且在其设立条件中规定 房地产典当他项权利证,允许典当行能随时查询商品房销售登记档案和记录,允许将房地产典当的他项权利证作为贷款担保向银行融资。能够出台细则使典当行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12.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即强制出卖人交付或办理登记,或判决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向买受人支付损害赔偿金。 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相区分的原则,既适用于不动产物权变动,也 物权变动。 2. 不动产领域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的法律开始比较明确地接受了物权行为理论所确立的法律规则。《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12.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规范的冲突,包括收费、征收、处罚等行为、种类、幅度的冲突。比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只规定房屋所有权证书和房屋拆迁资格证书, 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来确定如何适用。因为修改后的新法,更加符合发展变化了的新情况,体现了立法机关面对新情况所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