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公民的生命权利。正因为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不宜简单地将其划归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中,所以才将其定为一个独立的罪名 3.在处罚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时,应坚持区别对待、宽严相剂、打击重点的刑事政策。众所周知,象法轮功这样的邪教组织,参加人数众多,对其中绝大多数参加者,尤其是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72.html -
了解详情
二是量刑。而结合犯的设置,则更主要地体现在限制法官在量刑上的刑事自由载量权。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法官先是要解决被告人的定罪问题,在此基础上,需要对 行为,而转化犯虽然罪过是数个,但其行为只有一个。例如聚众斗殴罪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在整个转化过程中,只有一个构成要件之行为斗殴,在该行为没有出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86.html -
了解详情
偶然的情况,即否定偶然的加重犯。如对伤害致死等结果加重犯,其加重因素的罪过形式,只认为是过失,不可能是故意,没有任何异议。但对强奸致人重伤、死亡 2款枉法裁判罪;第400条第2款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第402条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第404条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第405条第1款徇私舞弊发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82.html -
了解详情
的交通事故,其正当处理机关就是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意见在治安管理及刑事案件范围内应具有相应证据效力。但如果作为民事赔偿依据,应由当事人申请交警部门对公安 因撞至车辆左后轮而被碾压致死,这在被告正常行驶过程中是不可预料且难以避免的故不能认定被告在该过程中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公安部门虽出具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607.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解释相抵触的。例如,最高人民法院1985年8月21日在《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答复(三)》中指出:“刑法第七十六条按照 如果把过失杀人罪的重罪(“情节特别恶劣的”),错误地定为故意伤害的重罪(伤害致死);或者把故意伤害罪的较重罪(致人重伤)、重罪(致人死亡)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03.html -
了解详情
关照乙不许带凶器,不许把人打伤把事闹大,然乙却用木棍失手将丙伤害致死。对丙致死的加重结果,甲是否要承担责任?笔者认为,教唆行为在客观上对于法益 兼含故意仍存在有分歧。从我国司法实务部门的立场来看,高法《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表明,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1.html -
了解详情
达10万元。 [25]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地区的侦查机关每年甚至每月都有刑事案件指标,它不仅与单位的评优和奖励密切联系,而且也与警察个人的福利休戚相关 、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从这些规定来看,我国刑事实体法对于刑讯逼供的惩罚应该说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1.html -
了解详情
的构成要件。而且,本罪的犯罪现场往往只有被害人和行为人二者,被害人处于严重受伤害或濒临死亡状态,往往不省人事,根本不可能知道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是否查看自己死亡 过程中撞死的其他人?抑或两种情况都可以?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出台之前,对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456.html -
了解详情
羁押问题上不断发展的立法进程:1964年,德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法又将危险性规定为羁押理由,但将其限定在性犯罪案件中;1972年,进一步扩张预防性羁押的范围, 犯或连续犯有情节特别严重的妨碍社会秩序、以危险方法伤害他人、伤害被保护人、致人重伤、故意重伤、伤害致死、情节特别严重的盗窃、携带武器进行盗窃或结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556.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人的最基本的权利-生命权,故本文认为“安乐死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基本上应为刑事责任,当然可以规定利害关系人有权根据有关民事法律规范提起民事诉讼。本文没有提出新 干扰安乐死正常实施,致使病人未能安乐地死亡反而加重痛苦或痛苦地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论处,从重处罚;未造成前述后果的,以妨害公务罪论处。 (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