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权,以及检察机关在该程序中的检察权。我国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分为两种。一种由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另一种由高级人民法或最高 的法律知识,建议新《刑诉法》第二百四十条这样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及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讯问被告人,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在复核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434.html -
了解详情
层面上的聚讼不断、争论不休,逐渐趋于务实,面对死刑立即废止绝无可能性的现实,达成了严格限制死刑适用的共识。对于限制死刑适用的可能路径,无论是在法律层面还是在事实 没有执行死刑,而且可信已有既定政策或既定惯例不执行死刑)的国家有35个。而保留并适用死刑(意指针对普通犯罪)的国家有58个。在法律和实务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965.html -
了解详情
各中级法院: 现将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印发,望认真贯彻执行。 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禁毒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对无法查清是否存在犯意引诱和数量引诱的案件,在考虑是否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时,要留有余地。 被告人受特情间接引诱而实施毒品犯罪的,参照上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047.html -
了解详情
应该保留的同时,坚决少杀、慎杀,防止错杀的刑事政策,使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范围限制到最低程度。这种限制包括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的限制。就刑事实体法 检察院有异议的;人民法院认为有开庭审理必要的。有利于人民法院在审理时能够听取刑罚执行机关、检察机关、罪犯本人等多方面意见,增强司法公信力,确保减刑、假释适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779.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有一定的情节如立功表现(虽然该立功表现不足以使犯罪分子免受死刑)等,没有必要立即执行,从而缓期两年执行。这两年的缓期,可以说是对死刑犯是否有挽救余地的 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前提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样,必须是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死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924.html -
了解详情
该处死。即如果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本不应当判处死刑的,不能适用死缓。其二,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即犯罪分子存在某种特殊的从宽情节,可以不必 年修订版)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1 论文类: [1] 肖顺昌 《世界死刑立法的基本趋势及我国的现实选择》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校报 第1期 2000年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10.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事实存在特别是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达到排除其他可能性的程度,还包括要求对死刑适用的事实包括对被告人从重处罚的事实的证明同样适用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 对刑事证明理论还是刑事审判实务,均意义重大。澄清疑案与留有余地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重大区别,必将促使法官坚持证据裁判原则,遵循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4.html -
了解详情
。对无法查清是否存在犯意引诱和数量引诱的案件,在考虑是否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时,要留有余地。 被告人受特情间接引诱而实施毒品犯罪的,参照上述规定 和没收财产刑。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财产,或者其财产难以查清、难以分割或难以执行,就不判处财产刑。 关于认定被告人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同案犯构成立功的问题。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30.html -
了解详情
各中级法院: 现将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印发,望认真贯彻执行。 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禁毒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对无法查清是否存在犯意引诱和数量引诱的案件,在考虑是否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时,要留有余地。 被告人受特情间接引诱而实施毒品犯罪的,参照上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905.html -
了解详情
,缓期执行是一个不错的缓冲安排。但《刑法》没有对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情形作出具体规定,在死刑与死缓之间留下了较大的制度空间,必然导致司法实践的差别, 奎案二审是一个典型。 为了防止制度漏洞,吁请全国人大常委尽快修改《刑法》,对死刑和死缓的适用条件作出规定,以有利于统一尺度,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在制定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7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