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纠纷的妥善解决是什么关系呢?有哪些因素或条件规定制约着中级法院民事一审案件的程序运作状况?等等。更具体地讲,对应于民事诉讼法学上的所谓热点 等国民事诉讼中的程序协议期日,准备期日及和解期日,美国的庭前会议(pretrial conference)及听审(hearing)等场面,都可以理解为因这种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3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陪审员可以参加第一审案件的合议庭[⑤],虽然没有禁止陪审员参加按照一审程序审理的民事再审案件,但是也没有明确规定可以参加再审的案件的审理,我们可以认为全国 理念观、认识论冲突导致的矛盾的需要 在九十年代以前,我国的民事诉讼领域,在立法与司法指导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着什么矛盾。立法秉承的客观真实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74.html -
了解详情
一项主张遭到其他人反对或者他人对此表示半信半疑时,如果我们不是强权主义者,往往就需要借助“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说服他人。而说服活动即属于证明。在科学研究中 是以事实为基础,但该事实却没有必要一定是纠纷事实的反映。例如,在民事诉讼证明中,基于现代的私法自治观念,纠纷事实的查明是否必要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9.html -
了解详情
不仅因为民事诉讼的立法和法学理论主要建立在普通程序的基础上,而且要进一步对简易程序等“非常规的程序”进行调查,考虑“繁简分流”或程序分化的问题,都需要获得 框架或若干基本的理论预设,深入现场的调查应关注哪些现象及事实,哪些资料具有什么意义等问题都不可能解决,真正有成效的实证研究也就无从谈起。当然,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62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法与民事法之间的边界相当模糊。国家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介入私人争斗往往随时代和地域而流转、变化。进一步讲,如果不带上有色眼镜和固有评判标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也没有想像中那么大。面对国家司法资源有限而获得案件事实需要成本这个共同前提,不管是民诉还是刑诉,都需要强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1.html -
了解详情
官处申请并由法院裁决。总之,被害人不能正常和当然地参诉。申请参诉究竟需要什么基本条件?看来既要符合《规约》第68条第3款,也要符合《规则》 、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这很特别。又根据该条第(四)项规定,当事人也是诉讼参与人,这没有什么特别的。 [33] 这方面论著很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9.html -
了解详情
和立法界定的情况下,学者们凭什么欢呼司法介入?学者对此的解释是,学生对学校的诉讼具有必要性,不宜将其推入民事诉讼范围或者置之不理。○13但是,对于为什么 但是我还是要把权利说成权力。法律有明文规定,又不会引起歧义,完全不需要解释。这种情况下的解释的合理性只能是为了学者能够自圆其说。实际上,学者们引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50.html -
了解详情
,道歉主要表现在民事诉讼方面,即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院通过判决强制被告人赔礼道歉,我们也可称之为强制性道歉。那么,这种强制性道歉与一般道歉有什么不同,它应该 在法律道歉中,也需要思想准备,需要时间。但作为民事责任方式的赔礼道歉,有强制性,法官对时间要素往往予以忽略。我认为,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判决侵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16.html -
了解详情
都是主观唯心主义。 在研究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时必然涉及到事实(fact)的问题。关于什么是事实,哲学上的理解五花八门,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为 事实就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的认定;如果是在民事诉讼中就应当根据证明责任的分配作出不利于承担证明责任一方的认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因为有些案件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63.html -
了解详情
和各法院证据采信运用的不统一,为适应民事审判需要,2001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自2002年4月 X光片首先以其内容起证明作用,其次它本身不直接告诉当事人、律师或法官什么内容,多数情况下不能直观起证明作用。法庭审理并非医生会诊,当事人或法官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