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弥补立法缺陷的功能。因为根据我国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采用单一的诉讼时效制度,这就导致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生非财产所有人公然、和平、 的所有权(也有的国家法律规定不动产也可以善意取得,如瑞士民法典)。而取得时效取得标的的范围则包括动产与不动产的所有权以及所有权以外的其他财产权,适用范围相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52.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实体权并非消灭。同法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此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权利,学者认 内容。因此在债权形式主义和物权形式主义的变动模式下,登记的不动产自然无适用取得时效的余地。瑞士民法、奥地利民法在物权变动上采债权形式主义,[14]台湾民法采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47.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正是反映了这种见解。草案总则编第105条规定:“权利人不行使权利,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占有人以所有的意思,公开、持续占有他人不动产经过5年的 绝对的公信力,未经登记不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效力。完善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使得取得时效的适用变得多余。因为,在交易当中,受让人是否获得不动产的权利取决于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05.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虽无所有权之“名”但却有所有权之“实”的不协调现象。虽说在物权请求权适用消灭时效的场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所有权名实不符的“虚化”现象,但如能够避免仍应尽可能 届满之时起(即1999年3月31日)计算,因此原告的诉求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被告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法院应支持原告的请求。 根据《民法通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04.html -
了解详情
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2页。我国台湾政治大学黄立教授明确提出:“消灭时效并非请求权消灭之原因,只是债务人因此取得拒绝履行的抗辩权”。参见黄立: 履行义务契约”的规定取代了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 “承认权利契约”的规定,更加符合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意旨,值得褒扬。但是,该司法解释所阐述的理由依据为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75.html -
了解详情
而为一统。要有效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错综复杂的各种利益关系,非建立包括取得时效制度在内的各种民法制度不可。迄至1995年我国着手制定物权法以来,主张建立 请求权抑或债权请求权,学界看法有所不同。[21]我们倾向于认为其属债权请求权,应有诉讼时效之适用。(3)对于物由非所有人非法占有情况下所生的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17.html -
了解详情
往往会被忽视。我国的法律制度模式要想得到完善,就必须丰富立法模式,适时引入取得时效制度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健全、完善的立法模式。 等等。因此,在深化改革时,要重新修订内容。比如,特殊请求权,要做到与诉讼时效制度相分离。这里的特殊请求权,包括许多,比如登记制度方面的请求权等等。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061.html -
了解详情
算点在于确定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就本案而言,确定诉讼时效起算点的关键在于如何认定权利人(即原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务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何时开始计算问题的批复》【1994】3号批复的规定,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3284.html -
了解详情
算点在于确定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就本案而言,确定诉讼时效起算点的关键在于如何认定权利人(即原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务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何时开始计算问题的批复》【1994】3号批复的规定,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8602.html -
了解详情
是实质损失,对申请执行人而言也并不是不当得利。再次,对人民法院而言,因为时效并不是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审查事项,只要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执行符合法律规定要件,就 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与民法总则“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的规定不一致。申请执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38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