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从事公物的特征。侵占罪的主体是指公司的董事、监事或者职工及上述公司以外的企业职工。因此,公司、企业人员侵占罪的主体范围较之贪污罪更为广泛,它 李晓明主编:《刑法》,2002年出版 2、参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 3、参见 根据高检1997年12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85.html -
了解详情
也可以是要求他人提供一定的服务。债券凭证,比较典型的是债券,如国库券,公司、企业债券。从现实上看,具有这种性质的凭证主要有有价证券、有价票证、金融票据 主观倾向,是一种主观的构成要件。(2)如前所述,受贿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当行为人意图将手中的权力与他人的财物进行交换时,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58.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根据刑法是规定,赵秉志教授认为,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 我们依据我们的刑法将受贿罪的主体扩大到行使公共权力者,那么一切利用手中权力或者职务之便??不管是利用国家权力还是利用公共权力,也不管是利用国家公职之便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60.html -
了解详情
多种多洋,无论是采取秘密窃取的方法或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手段,行为人只要是利用职务或工作上的便利实施的,其实质都是侵占。 再则,根据《决定》侵占公司 ;(2)受国家行政部门或国有资产为主的企业委派在各种合营企业中行使管理职能的工作人员;(3)受上级任命的公司企业内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专职领导干部。上述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01.html -
了解详情
公款的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均具有违法性,是主客观的统一。挪用的指行为人在机关或公司、企业单位领导不知道的情况下,未经批准或许可违反规章制度擅自挪用公款,这里所说的违法性 的修订与适用》,中国方正出版社; (2)孙谦、尹伊君,《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论》,法学研究,1998年4期; (3)江礼华,《关于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59.html -
了解详情
现实状况,处理起来也较为方便实用。因此,其基本精神为1995年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罚的犯罪的决定》所吸收,自1995年该《决定》颁行后,两高所作出 财产的需要,也是保护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成果的需要。 再次,贪污罪不仅是财产犯罪更是职务犯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廉洁性。只要国家工作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81.html -
了解详情
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它不仅侵犯公共财物的所有权,而且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是与其所从事活动的公务性紧密相联的,因此研究 的,无论合同到期与否,均可定罪,因为这两部分财产本来就是国有,或者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所有,与承包人的利润没有关系。 三是财产权属不清的,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70.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员。因此,只能成为贪污罪主体,不能成为受贿、挪用公款等其它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主体。在形式上,无论是在委托前还是在委托后,受托人与委托 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所有权的进一步社会化。公司企业组织应运而生,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司制成为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13.html -
了解详情
公款,其中主要是国有财产和国家投资、参股的单位财产,即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所有的款项。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对象不同, 与非罪的界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793页 ③ 孙谦主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3页 ④ 赵秉志主编《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0.html -
了解详情
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其他人财物的,以受贿罪论处。 重新恢复到1979年刑法第185条规定的主体范围,即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而对于公司、企业人员的受贿行为则单独规定了罪状以及法定刑,即第163条的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