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定的妨害。但是如果把这种情况认定为侵权的话,那么我们不妨类推到传统的纸媒出版业上。已经出版的作品,作者也可能会对作品进行修改,但是这种修改也不 通过网页快照访问网页作品,从表现形式上来看确实是通过网页快照所提供的复制件,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了作品,但是要认定网页快照这种提供网页作品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20.html -
了解详情
养老的重要承担主体,而国家只是承担补充责任。也就是说:公民个人的生活需要自我负责,尽自己所能努力实现自我发展;同时鼓励社会团体积极组织起来,团结互助共同为 ?哪些职能应当归由社会?哪些职能又应当归由政府?这些恐怕才是亟待我们解决的现实问题。 【作者简介】 胡敏洁,法学博士,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08.html -
了解详情
物;人格利益;财产利益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人格物这类特殊形态的物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视线,彰显了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在特定财产载体上的有机结合 》一书中,开篇就对照了法国历史上两种不同风格的法律。前者重在惩罚一个人的肉体,80年后的法律则重在规训人的灵魂,因此后者体现了温情脉脉的人道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88.html -
了解详情
学理论认为,无论是多少人,都不可以通过一个法律程序剥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除非后者至少侵犯了别人同样的权利。而在多数主义规则下,产权却有可能受到侵犯 求,载《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刘树德:《宪政维度的刑法新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表现之一,就是我们的立法,似乎只要属于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72.html -
了解详情
说法,比如,有的理论认为,所谓无被害人犯罪是指专为保护宗教或道德,而同个人的生活利益无关的犯罪,概括地说,所谓无被害人犯罪,是不对法益产生侵害或危险 危害性未通过司法程序不把它当作犯罪处理。[ 17 ] 我们认为,上述理论基本概括了非犯罪化的特征,即社会危害性不大,不再具有现时可罚性。非犯罪化学说主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22.html -
了解详情
中,犯罪人首先直接侵害了被害人,对被害人造成了死亡、伤害或者其他后果。就犯罪人同被害人的关系而言,是个人对个人的关系,犯罪人对其给被害人造成损害,应当依法赔偿,犯罪人 、上亿元,给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经济犯罪造成的危害不仅体现在物质上,它还破坏着我们的经济秩序和交易安全,动摇人民群众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0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 4.自首从可以从轻处罚修改为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5.将立功作为法定量刑情节,鼓励立功。 6.依然保留管制刑。虽然管制适用得越来越少,但却是 个人自由放在首位,那么刑法的现代文明特点将大打折扣。我们将个人自由置于第一位,社会秩序当然就是第二位的,但是第二位并不意味是一种从属地位,而是一种地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71.html -
了解详情
请愿、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甚至罢工是个人具有宪法地位的象征,只有这样,个人的宪法地位才能在维持合法的宪政秩序方面有着实质性意义。只有宪法性法律条款 ,值得我们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其中包括刑法干预的合法性、正当性的问题。详情请参阅2004年6月 ②李琦:作为人权的联合行动权,《法商研究》2003年第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27.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的平常程度上,而这种程度对于个人适应社会来说是必不可少。我们可以确切地把伤害以上两种情感之一的行为称为自然犯罪。[4]此外,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姆 48页。 [18]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9] [德]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20.html -
了解详情
的稳定与发展、维护秩序和安全,并切实保障个人的自由与权利。[ 14 ]规范化的直接现实性最显著,不能也无法做到为研究而研究。这就必须贯彻以权利本位 的,同时这些规则又对社会资源和政治权力实行重新配置。联系到我们关注的问题,商业贿赂犯罪治理规则变化意味着重新界定一些利益正当或不正当,如果存在着可选择机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