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项,认为需要通过审计、鉴定、评估才能查明的,法官应当告知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可以申请鉴定。如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承包人起诉发包人要求按合同约定支付已完工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6页。 [4]郭斌:《从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议民事诉讼中的释明制度》,载胡春明主编、王建平副主编《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37.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办案人对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的分配看法不一,实践中有两种做法:一认为提供方负有举证责任的;另一种认为不认可方负有举证责任。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 民事诉讼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从表面上看提交证据方的确已提交了证据,似乎已经完成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05.html -
了解详情
月10日,出卖人才将房产证办下来交付给买受人。买受人遂向成都市**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出卖人支付违约金4万余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 在庭审中原告 ,可以要求法院适当减少。 那么本案中违约期限的截止点究竟应当怎么计算,违约金是否过高,由谁来承担举证责任?这都涉及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那么,本案争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42.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责任机制将失去其意义,案件就根本无须证明,当事人调查取证的动力也将逐渐丧失,因为当事人根本无须耗费大量人、财、物力去调查收集证据,法院直接要求一方 自责的权利,这项权利的来源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权,与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分配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出于诉讼经济和效率的原因,法律对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877.html -
了解详情
,它最早出现在罗马法民事诉讼中。 1990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首次把举证责任引进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理论在法学界上被称作“诉讼制度 且大多数人则对“民告官”持怀疑态度。所以在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上,应当尽量考虑方便原告的起诉。通向法院的门槛不能设置太高,对原告在起诉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07.html -
了解详情
规律的主体结构,即当事人和裁判者在民事诉讼中合理地位和作 用。辩论原则的实质应当是通过对裁判者的约束来实现这种作用分配。具体表现为作为裁判所依据的 事实 使约束性辩论 原则不能贯彻,并且与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审查核实证据的基本作用相冲突,最终使举证责任制度的运 行或理论的整合存在障碍和缺陷(在立法中,过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7.html -
了解详情
应以当事人为主、法官给予必要协助的模式为优。在民事诉讼中,调查收集证据的责任无论如何应当主要由当事人负担,无论是倚重法院的调查取证还是要求当事人和法院共同 调查取证,请求鉴定、勘验,申请延长举证期限,进行质证等权利;(2)根据本案的具体情形和当事人之间证明责任的分配,告知当事人需要搜集和提供那些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9.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开示规则与美国有所不同,“在英国民事诉讼中,案件证据的准备也必须是在开庭审理之前,但证据开示只是在开示方当事人具体说明有关资料并 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3.html -
了解详情
规律的主体结构,即当事人和裁判者在民事诉讼中合理地位和作用。辩论原则的实质应当是通过对裁判者的约束来实现这种作用分配。具体表现为作为裁判所依据的事实应当 不仅使约束性辩论原则不能贯彻,并且与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审查核实证据的基本作用相冲突,最终使举证责任制度的运行或理论的整合存在障碍和缺陷(在立法中,过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8.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实践看,民事证据规定出台对立法、司法都产生了积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它能够指导当事人正确举证。证据规定确定了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强化了 法院进行审理,有的当事人正是以此来拖延诉讼、规避法律。但由于对此理解不一,实践中就发生了莫兆军审理此类案件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事件。此外,法官认证水平不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