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具体做法是较为混乱的。例如,关于是否允许检察机关为保护国家利益而提起民事诉讼的问题,各地法院的做法即迥然不同;「25」又如,对于特定的行政机关 的诉讼经济学理论的导入,拓宽了理论界在诉讼价值问题上的研究视野;民事诉讼程序的宪法化理论和公民“接受裁判权”理论的传播,使得我们能够较为深刻地理解和论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一般指故意以他人受到损害为目的,无事实根据和正当理由而提起民事诉讼,致使相对人在诉讼中遭受损失的行为。有权利的存在,就有权利被滥用的可能 采取有关措施。此外,当事人法律意识的提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各类民事主体应当学会更加熟练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93.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制度环境、司法实践和法官素质的现状、公民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等等。最后,应当多角度地加强理论研究以实现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系的中国化。例如,由于 是不够科学的。[46]换句话说,由于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共同作用的领域,诉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事人“因何可以提起诉讼”的问题,因而要合理界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方面发挥其作用。检察机关负有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责,检察机关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将案件引入审判程序,正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表现。二、民事公诉 意义上的诉权相分离,可以由非实体权利主体行使。此类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1)死亡公民的人格权和著作权保护;(2)侵权致人死亡的,死亡公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3.html -
了解详情
在司法实践中,当社会公共利益遭受损害时只能由其中直接受到损害的特定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通过对特定当事人权益的保护,间接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如何对社会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保证机制问题。为鼓励、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提起民事公诉的权利,应建立相应的保证制度。如建立相应的公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5.html -
了解详情
的后果的判断力。 而未成年人控制、预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建立未成年保护公益诉讼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是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不足,法律规定由监护人保护未成年人 存在侵害群体广泛性、不特定性,危害结果非立即显现性,如果依靠公民个人提起民事诉讼,往往立案困难,举证困难,败诉风险很大。因此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公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527.html -
了解详情
四条、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本案缺席审理。” 32. 一审案件涉及当事人提起反诉的,应说明提出反诉的日期、法院受理日期以及决定合并审理等情况。 33 诉讼权利义务 36. 为提高庭审效率,建议在开庭前将《民事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举证通知书》、《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通知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0371.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的判决能够得到执行。如果被告要求原告给付,那就应该提起反诉。因此,在民事诉讼中,总是原告或与原告诉讼地位相当的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对被告或者与被告诉讼 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二)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的利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4816.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 在刑事诉讼中提起民事赔偿的请求,由刑事审判组织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确定被告人的民事赔偿责任。这不仅有利于打击犯罪,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737.html -
了解详情
的非法取证行为并不是因为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这就说明很难对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构成威胁。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是否可以个人收集的证据为主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主题 一般被称作当事人能否具有提出争议资格的问题。”在美国,只有当有权利的人提起排除证据提议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才能被启动,如果无人提出这种提议,那么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8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