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A].陈兴良,胡云腾.中国刑法学年会论文集(2004年度)实务问题研究:下册[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11]付立庆.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完善[A].陈兴良,胡云腾.中国刑法学年会论文集(2004年度)实务问题研究:下册[C].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12.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意志力比较薄弱,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实施犯罪。同时,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凡事喜欢攀比,具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进入社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与建议(一)社会预防。1.完善立法。我国虽然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58.html -
了解详情
对利益的追求的无节制性,一些人为了获得利益,甚至不惜违法犯罪。 未成年人受这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影响,其犯罪动机也多出于满足物质欲望,这种贪利性的 《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规定:对 犯罪时未成年的罪犯的减刑、假释,在掌握标准上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适度放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78.html -
了解详情
减轻处罚。作为 轻罚的具体体现,在《刑法》中就有这样明确的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无论罪行 如何严重、情节如何恶劣、危害如何巨大,均 到位;应当制 定对学校、家庭、社会职能部门工作失职的责任追究制度,哪怕未成年人并未违法犯罪 ,对工作不到位的教育者同样要追究其责任,不要等到后果发生才追究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952.html -
了解详情
。1、增设刑事法律常识课,强化对学生法制教育。从对案件的分析可以看出,犯罪的寄宿生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因此,强化对寄宿生法律教育刻不容缓,建议增设 的认定和分析,在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前提下,事先的一些限制性的行为规范,以消除违法犯罪的诱因和漏洞,防止犯罪发生,最佳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如相关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40.html -
了解详情
。1、增设刑事法律常识课,强化对学生法制教育。从对案件的分析可以看出,犯罪的寄宿生法制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强,因此,强化对寄宿生法律教育刻不容缓,建议增设 的认定和分析,在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前提下,事先的一些限制性的行为规范,以消除违法犯罪的诱因和漏洞,防止犯罪发生,最佳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如相关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35.html -
了解详情
受外界的刺激,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从社会方面的影响来看,由于文化市场的失控,不良文化泛滥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诱因。各种充斥着 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167页。 [2]张小虎:《转型期中国社会犯罪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05页。 [3]贝卡里亚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15.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体、其他法律法规为补充的少年保护法律体系,但有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件审理和教养改造问题,并没有专门的立法。二是附属于一般刑事立法。 多大的作用,不容乐观。审判人员对此主要存在以下顾虑:社会调查的内容局限于未成年人的品格情况,主观性、随意性太大;报告不经过法庭质证,法院无法采用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2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审判制度。2003年3月,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关于进一步作好少年法庭以及涉及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审判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的要求,宜昌中院成立了少年法庭工作指导 关系为桥梁,拉帮结派、交叉影响,在相互不良刺激中很容易一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如未成年人盗窃犯罪中,很多情况是两人纠合一起,一人望风,一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04.html -
了解详情
变成一名犯罪人的过程中,先是给他贴上坏的标签,把他的行为说成是违法犯罪行为,使个人对这种标签的说法产生认同,同时,社区又将他们与正常的少年儿童 地方法院的统计,抢劫、盗窃、强奸、故意伤害这几类案件几乎占未成年人犯罪(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犯罪)的90%以上,其中抢劫和盗窃更是占绝对多数。{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1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