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追求效率,否则不足以完成其实现法律公正之价值使命。及时审判规范是司法效率的规范依据。审判及时与否直接决定着当事人能否获得公正审判。未能在合理期限内审结案件的 裁判的成本最小化以实现本文所界定的判决案件数量最大化意义上的司法效率。但这种法官立场上的成本最小化不应被不分青红皂白地等同于是诉讼成本最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52.html -
了解详情
,且所有的证据都必须以言辞形式在法庭上呈现,卷宗内容原则上不得用为裁判之依据;得为证据之人,应接受讯问,除少数例外情形下可以用讯问笔录或书面陈述代替 正确的,没有说明理由或理由说明不充分,或者包含相互矛盾的理由,将受到最高司法法院的审查。除涉及少年外,法官在审理室作出的判决,或在不公开进行的审理过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09.html -
了解详情
是政策考量与法律考量,也可称之为社会效果考量与法律效果考量。 【关键词】法官视角;能动司法;政策考量;社会效果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1803 的规范性司法政策,可以直接援引作为判决依据。而一些宏观性、指导性的司法政策,对司法工作起到纲领性指向作用,需要法官站在战略的高度,先予以正确地把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42.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的量刑建议权作为一项程序性权力,本身无最终处置的性质,其诉讼请求能否成功还有待于法官的裁决和评判,请求只有程序约束力而无实体约束力,法院既可以接受 检察机关内部对公诉人在法庭上发表量刑建议情况监督的依据。 (3)在案件的判决、裁定审查阶段,收到法院的刑事判决书后,以量刑建议为衡量标准,作为是否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233.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似乎也可以把本案理解为是依据信赖保护原则直接作出的判决,法院说的合理弥补就是基于对信赖利益保护的理解,尽管法官没有在法律适用上援用信赖 2009年版,第204~209页。 [35] 参见,赵宏:《法治国下的行政行为存续力》,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36] Cf. Matthew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73.html -
了解详情
得失与功过呢?这个时候,法官的法律正义思维丝毫不能再起作用,只有转向一种实用主义的政策思维,运用政策来填补规范依据的漏洞,判决书写道: 司法 判决该处罚决定违反,并维持了一审的判决。[29]在中国银行江西分行诉江西省南昌市房地产管理局行政赔偿上诉案案中,法官运用诚实信用原则进行了解释性造法。[3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53.html -
了解详情
或概括性条款,因而只是一种具备补充性分量的裁判依据或问题解决办法。[9]③判决的论证方式。规则裁判的判决论证,要求说明、审查的是规范性记述和待决个案事实之间的 界定了一个一般性框,框架内有若干种解释、选择的可能性,法官须结合个案另行探究、评价,才能得出一个合理的判决。然而一旦涉及到评价,裁判就有主观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73.html -
了解详情
并顺利过关。即使当事人在前两个阶段并未援引先例,在庭审准备阶段由于承审法官的介入,作为其职责,是否参照先例也必须在这个阶段予以释明,以便更加具体 的损害赔偿之民事诉讼,绝大部分法院并未受到公报指导性案例的影响或约束,而是作出了与公报案例裁判结果完全相反的判决[或进行调解,而其前提应当是原告属于适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47.html -
了解详情
并顺利过关。即使当事人在前两个阶段并未援引先例,在庭审准备阶段由于承审法官的介入,作为其职责,是否参照先例也必须在这个阶段予以释明,以便更加具体 提起的损害赔偿之民事诉讼,绝大部分法院并未受到公报指导性案例的影响或约束,而是作出了与公报案例裁判结果完全相反的判决(或进行调解,而其前提应当是原告属于适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22.html -
了解详情
是案例制度的基础。[20]只有根据在先和在后的判决,才能确定某一判决的判案理由。某一案件的判案理由并非由做出该判决的法官决定,而是决定于后人对案件的分析、对 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制定法不经过法官的解释几乎不产生什么作用。该制定法(或某条款)一经解释,即形成判例,下次在适用时依据的是判例,而非制定法本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