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第五十二条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 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第六十七条 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三)享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3723.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诉法》 第四十条规定的逮捕条件是:对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人犯,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 性质组织犯罪、暴力犯罪和多发性犯罪 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以及可能有碍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一般应予逮捕。该规定只是说一般应予逮捕。它并没排除犯 上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554.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概述 所谓“未决羁押”,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院作出生效裁判之前被剥夺人身自由的状态。在西方法律论著中,未决羁押通常被称为“审前羁押”。[4]未决羁押 逮捕,一直羁押到法院作出生效裁判。 虽然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严格的逮捕的条件,以及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等替代性措施。但是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365.html -
了解详情
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 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因此,刑事拘留最长期限为37天(包括批准逮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891.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机关对于已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变更强制措施,即将拘留变更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完毕,认为符合逮捕条件的,应当重新提请批准逮捕。 的补充侦查》,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7]至于需要的理由,《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均没有对此作出规定。笔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513.html -
了解详情
羁押的必要性。新刑事诉讼法从证据条件、刑罚条件、社会危害性条件三层次界定逮捕的必要性,进一步完善逮捕的条件和程序。在此基础上,新增加逮捕后对羁押必要性继续 的仇视心理,常常引发社会管理另一层面的问题。为此,新刑事诉讼法完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其中,将监视居住更新为逮捕替代性措施,在一定意义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809.html -
了解详情
后去向不明的人。对以上嫌疑人员要进行重点审查,对其中去向不明的人,要组织力量进行秘密跟踪、监视,以从其行为和行踪中发现案件线索,伺机破案。(二) 嫌疑人的心理是通过恐吓、要挟事主,使其在精神受到强制的情况下按照犯罪嫌疑人的要求去做,自愿满足犯罪嫌疑人的条件,并侥幸地认为事主可能不敢报案。然而,事主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381.html -
了解详情
就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粗浅意见: (一)克服重配合、轻制约思想,严格按照逮捕条件进行全面审查 司法实践中,证据缺乏等因素使我们往往忽视了对逮捕必要性条件的 较好、犯罪后真心悔过、积极退赃,配合侦查等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足以防止社会危害性发生的轻刑案件,应该作出不予逮捕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51.html -
了解详情
就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进一步规范现场调查1、严格血样提取条件。交通民警要严格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 措施适用。要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对涉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合理适用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等强制措施,确保办案工作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91.html -
了解详情
现就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规范现场调查 1、严格血样提取条件。交通民警要严格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的 措施适用。要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对涉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依法合理适用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等强制措施,确保办案工作顺利进行。对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9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