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的区别,实际上判断谁是对犯罪结果应该首先承担责任的主犯(核心人物)的问题;归根到底,共同正犯与狭义共犯的区别,只能根据在犯罪中所发挥作用的重要性来 的学生协助其实施侵入银行计算机系统盗划巨额存款的行为,若否定成立共同犯罪,恐怕只能将十六岁的高中生认定为盗窃罪的间接正犯了,但是,不认定为盗窃罪的从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297.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制度以恢复性正义理论为基础,起到了对加害人与被害人法益的双重保护的作用,充分修复了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客观上也符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制度。 二、公法益和私法益的区别 任何犯罪行为必然侵害一定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犯罪客体。如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害的是财产权利,故意杀人罪侵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19.html -
了解详情
准确理解这一点, 必须特别注意非法取得与非法控制的区别, 取得是一个特定的动作, 而控制则是占有这一客观事实状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非法取得肯定导致非法的 也就有对使财物完全脱离权利人有效控制的追求, 这就如同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等等, 失控就是非法控制从另一个角度的直接反映。例如, 甲谎称自己拥有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25.html -
了解详情
的因素是我们必须首先进行分析判断的内容。要想准确理解这一点, 必须特别注意非法取得与非法控制的区别, 取得是一个特定的动作, 而控制则是占有这一客观 也就有对使财物完全脱离权利人有效控制的追求, 这就如同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等等, 失控就是非法控制从另一个角度的直接反映。例如, 甲谎称自己拥有一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5.html -
了解详情
的形态,是因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为物的位置状态;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犯罪对象则是物的特定形状。总之,犯罪对象的形态、范围决定了危害结果的形态与范围,离开 ,必然危害结果也就存在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前者如故意伤害罪中的被害人所受到的伤害,诈骗罪中公私财产的丧失等,后者如侮辱罪、诽谤罪中他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02.html -
了解详情
在罪名渊源、侵犯客体还是行为方式上都与盗窃罪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为行政罪或后续罪,侵犯了公共财产权,其获取利益的途径是“从内部突破”——主体对财产有一定 贪污的具体手段,其中便有“窃取”、“骗取”(此时共犯可独立成立盗窃罪、诈骗罪),但共犯附属于贪污犯而最终认定为贪污罪。笔者认为,在共犯可独立成立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46.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改革目的。因为同一副省级城市、特区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内的基层院所在的行政区的发案率、办案量等存在很大区别。由这些城市统管,未必能解决待遇不公平的问题。 描述事实。例如,就相同案件而言,如果甲法官要认定为盗窃罪,他就会按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描述案件事实,如果乙法官要将其认定为诈骗罪,他就会按诈骗罪的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616.html -
了解详情
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者,虽然年少但精神上、道德上却已达到与成年人同样成熟的程度,且完全能区别是非善恶时,德国一般支持限制从属性说,所以原则上不认为 金融诈骗罪包含了普通诈骗罪,而且包括经过规范地评价,可以认为两个构成要件具有实质的重合(符合)的情形,比如杀人罪包含了伤害罪、抢劫罪包含了盗窃罪等。在正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88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发生在户内,但行为人进入他人之户是合法的,据此造成的损害与在户外造成的损害实质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也就不宜认定为入户抢劫。 行为人基于违法犯罪目的 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前提条件,盗窃罪,诈骗罪和抢夺罪须成立,即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盗窃罪,诈骗罪和抢夺罪的成立要素。二是客观条件,须为当场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549.html -
了解详情
也包括无形财产,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但在日本刑法中,作为盗窃罪的对象的财产就只能是有形的动产。其四,刑法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具有完全独立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40-643页。 [16] 据学者介绍,当时只有公司经理、演艺明星之类富人才有信用卡,老百姓手中拥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6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