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根本利益或明知可能违反这种利益而做出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国家实施的普通刑事管辖权下可能没有受到充分的惩罚。”[4] 由此可见,西方学者有关国际犯罪的概念都在 要对具有国际危害性的、实施国际犯罪的行为者予以法律上最强烈的谴责-追究其刑事责任,迫使其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国际犯罪所具有的国际危害性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6.html -
了解详情
的,因此,规范公司行为的关键是强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其核心是强化董事的个人责任;其二,公司行为有过错,即意味着董事行为有过错,无论是董事会决议,还是股东大会 危害性达到犯罪的程度,则应同时追究刑事责任。实践中,追究了民事责任,就忽视或免除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追究、或者追究了刑事责任,就忽视或免除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56.html -
了解详情
监管者及其相对人之间的实体行政权利义务作了较详细规定,对违规者的行政责任在罚则中规定得较完备,该条例基本上确立了期货行政立法规制体系。 观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①社会危害性本质观,居于通说地位;②“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本质观[18] [P78];③应受刑罚惩罚性本质观[19];④社会危害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66.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诉讼,即只有对特定主体造成损害的才能提起诉讼,如对处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对于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总之,对于违反经济法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应追究 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化,经济冲突越来越趋于综合性,同一经济冲突往往兼具民事、行政及刑事诸方面的不同性质。要对这种冲突按照人们主观划定的框框逐一分解,然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8.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根据以上规定,我国现行 建立了自诉权监督制约公诉权的机制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⑩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不服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的性质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不在我们司法机关实际控制的范围内,无法将其抓获归案,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就必须有台湾方面的司法协助,帮助将其捕获并遣返大陆,交由我们 往往要涉及两岸司法机关相互协作的问题。两岸司法机关能否彼此真诚合作,直接关系到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在侦查阶段和预防打击犯罪方面,如果一方司法机关不积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7.html -
了解详情
了。若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作出起诉决定,向人民法院提出公诉的。这就将证明继续向前推进至 证明犯罪事实是否确已存在,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公民个人无力承担这种证明责任。因为公检法机关不仅具有法律赋予的一系列职权,而且是侦查、破案的专职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44.html -
了解详情
③从专属性上来讲,普遍认为以国家名义实施的一些犯罪仅以个人名义追究个人的刑事责任,这与“刑止于一身”观念有所悖离。④从强制性方面来看,由于缺乏 刑事法院筹备委员会讨论会议期间,一些代表团认为,应将一些非核心的国际犯罪列入国际刑事法院管辖范围之内,这些罪行主要集中为国际恐怖主义、种族隔离、酷刑、劫持人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86.html -
了解详情
即行为人明知他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而出于私情或私利,不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所谓徇私,即为了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往往表现为贪图钱财、女色 明知有走私行为、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应当查处而不查处。由此可见,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放纵走私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之间是存在严格界限的。(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28.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以及被害人根据刑诉法第145条的规定, 支持、配合工作、互相监督、相互制约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对于我国刑事诉讼理念与国际司法接轨,推进治国方略进程和及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预防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