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方式改革,这一改革是我国为实现司法制度现代化而进行的努力。这一意义深远的改革是以加强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实际上是提供证据的责任)为切入点而逐步展开的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5条规定:当事人以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形式实施的民事行为,如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0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非法证据特指由司法人员违反法定程序或方式而收集到的证据。由于这类违法收集证据的行为易给当事人的人身、财产权利造成损害,因而各国刑事诉讼立法对司法机关违法取证的 到证据的证明力,比如用私自录音的方式录取的证人证言或用盗窃的方式取得的证据等。笔者认为,对这两种不同的非法证据应在效力上有所区别,对前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31.html -
了解详情
现代行政程序对听证当事人的权利作出分析,以使听证当事人在听证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保护自身的利益。 1、听证当事人有提出新的证据的权利。 在听证 参加人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发言、提问;(二)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录音、录像或摄影;(三)当事人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不得提前退席;(四)旁听人员要保持肃静,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76.html -
了解详情
还要审查他是否确有法律或当事人的授权。根据1995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的私自录音是不能作为证据的。而电子邮件、电子合同 《刑事诉讼法学》(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8]陈一云:《证据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陈光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45.html -
了解详情
)》(2001年10月1日起试行)第3条规定:证据的种类有:(7)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录像资料和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子数据等电脑贮存资料) 根据想引入该记录的当事人的指令。 以及参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电子签名统一规则(草案)》(1999)第5条完整性的推定的规定及菲律宾《电子证据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12.html -
了解详情
项证据是重大程序违法还是轻微程序违法呢?笔者认为,关键还是看该证据是否因程序重大违法而侵犯当事人的基本权利。例如,未取得搜查证即实施搜查,属于重大程序违法。 提供同步录音、录像对其内容予以补强,从同步录音、录像中显示的时间和画面即可印证该次讯问的时间及参与讯问的侦查人员,据此,则该份讯问笔录的瑕疵即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5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而销声匿迹,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潜伏和出现,导致一些地方仍然出现了冤假错案,既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司法机关形象。因此伴随着法治与文明的 的观点有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制度、实行侦押分立制度、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全程录音录像制度、讯问律师在场制度等等。但这些方法笔者认为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缺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38.html -
了解详情
声听狱讼的方法。其实,以五声听狱讼,就是要求司法官员通过察言观色来判断当事人的陈述是否真实。如果一个人在接受审讯时,说话烦乱,脸色通红,呼吸急促,听力愚钝,目光 ,张三的证言是传闻证据,不能采用。但是法官可以用其来证明李四曾经说过那句话。 (5)笔录和音像材料。询问、讯问的笔录和录音、录像等材料只能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84.html -
了解详情
,正确审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本刊编辑部与省法院民三庭共同策划了知识产权诉讼证据规则这一专题。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法官积极响应这次策划并针对审判实践中的问题 法复(1995)2号文中认为: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方式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这是我国司法中第一个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82.html -
了解详情
信息存储物。以此而论,它实际上与对证人、被害人等询问时所作的笔录、录音录像这些证物并无不同。因此,从理论上说,承认鉴定结论和勘验 [9]证人证言,在英美法系国家因为比较强调当事人的当庭陈述,因此将该证据的重点放在言词方面,因而称之为言词证据(testimonial evidence),但和大陆法系所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