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很难找到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从比较法的视角来看,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体现了现代国家行政权和司法权合理配置的要求。此种规定方法,[3] 接触或交涉便成为主张信赖保护的前提要件。而行政自我拘束原则要求行政部门在针对相对人的案件中,必须作出与在针对第三人的同类案件中所作出的决定相同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5.html -
了解详情
,却是很难找到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从比较法的视角来看,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体现了现代国家行政权和司法权合理配置的要求。此种规定方法,[3] 接触或交涉便成为主张信赖保护的前提要件。而行政自我拘束原则要求行政部门在针对相对人的案件中,必须作出与在针对第三人的同类案件中所作出的决定相同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无权插手和处罚,这是行政法的基本常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对价格活动进行监督 ,没有对外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据的是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参照规章,“通知”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28.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后一缺憾则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颁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中创设确认无效判决形式而有 。行政机关作出的确认权利归属、裁决民事纠纷以及其他具有第三人效果的行政行为(如发放建筑许可引起相邻权问题),都可能引起民事纠纷或者使既有的民事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6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作出的确认权利归属、裁决民事纠纷以及其他具有第三人效果的行政行为(如发放建筑许可引起相邻权问题),都可能引起民事纠纷或者使既有的民事纠纷依然 材料进行审查,若没有发现明显违法,则裁定予以执行。 (注:甘文:《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页222—223.)然而,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06.html -
了解详情
逾期举证视为其主张没有证据、依据,法律不予支持。《行政证据规定》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原告或者第三人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换证据之日 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我国行政诉讼法有关举证责任的规定,局限于行政机关的作为行为,而对不作为行为的举证责任法律没有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37.html -
了解详情
确凿的违法事实也应当通过充分的证据来反映,而行政处罚的举证责任也只能由行政执法机关来承担。《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 执行的立法极为分散不统一。有些立法规定了行政强制执行问题,有些却没有规定,即使规定了的,也十分不统一。行政诉讼法第66条 表明了一个原则,即法律规定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82.html -
了解详情
? 行政契约的程序违法主要包括: (1)行政契约的签订是否违反关于第三人保护之规定? (2)行政契约的签订是否违反法律有关程序的特别规定? (3) 违法行政给附近地域居民造成损失的诉讼等。[18] 2.3 举证责任 在我看来,行政诉讼法在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上有一个误区,想以公法与私法二元论为依托,极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11.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行政效率和司法效益的统一。 (一)行政诉讼取证期限 1、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这一规定,仅规定 笔者认为,既然对被告的举证期限作了限制,为了保证诉讼的效率,对原告或者第三人的举证期限也应作出规定,可以放宽到整个一审作出裁判之前。这与立法本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68.html -
了解详情
实体上的不为,而程序上的为,或者可以说是明示的不为。拒绝履行行为按照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四)、(五)项规定,主要指“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 ,请求行政机关废除或修改不符合法律情况的条例,否则就构成不作为,相对人可对此向法院起诉。第三,由于事实情况的重大变迁,因而使某项既存的条例丧失继续存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