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能上市流通,也不能参与决策。三、什么是股权转让?答: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我国 认为,该行为合法有效,理由在于,公司股权转让是公司法所保护的法律行为,股权转让并不导致土地使用权权属的转移,土地仍是原公司的财产,股权转让行为与土地使用权转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5328.html -
了解详情
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商务部于2005年8月24日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及中国 证监会2005年9月4日发布《上市公司 责任公司,照样可以采用此种方式使一名股东退出,如此出现一人公司仍然受新《公司法》确立的一人公司的法律承认和保护,具有其合法性。 (4)公司分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956.html -
了解详情
世界上至今未有哪个现代开放国家(甚至包括朝鲜)可以完全去建立预防和消除离岸公司的法律制度。因此,笔者认为,既然是现实情况下各国政府无法完全监管或者消除离岸公司 谁,但是往往因为离岸法域的商业秘密保护是无法或者很难得知法律上的实际投资人或控制人;第二,在国内民事渠道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可以追索操作人;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583.html -
了解详情
由资本市场上各种不当行为而造成投资者损失所引发的法律争议。针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提起民事的诉讼,最高法院于2001年发布了《关于涉证券 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司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一)》规定了对于股东起诉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无效的案件暂不受理;2006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955.html -
了解详情
证券法》,它们奠定了我国公司的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的治理结构。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着重规定了独立董事的设立及其法律责任。但在《公司法》 的行政性、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国有公司经营管理权和剩余价值索取权的脱节,而使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的利益受到忽视的同时存在着经营管理者激励不足、安定性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90.html -
了解详情
,为英国和美国率先在衡平法上创设。法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的《公司法》也都规定了股东的代表诉讼提起权。而美国则最早将其引入基金业。根据《 。而且中国证券法、公司法还没有建立独立懂事的要求;而基金本身不是法律实体,也无建立独立懂事的要求。有鉴于此,证监会先后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35.html -
了解详情
的经营以及管理活动。如果公司的董事和大股东的行为不受限制和制约,就可能因为他们滥用权力而给中、小股民的利益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鉴于我国 文献: [1] 甘培忠。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事制度[J].中国法学,2001(5)。 [2] 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07.html -
了解详情
,其痛苦程度远甚于上市公司中的中小股东所经受的一切”③ , 由于我国公司法的制度缺陷,“公司法变成了小股东的 ‘经济监狱’,造成公司的小股东在权益遭受侵害时 僵局的最好办法(如案例一)。但是,由于强制公司解散是一种最为严厉的法律救济措施,它的过分采取不仅不利于股东的利益之保护,而且亦不利于社会经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73.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从业人员买卖股票提出了三项限制性要求:一是不得利用内幕信息买卖有相关关系的上市公司股票;二是不得挪用公款和客户资金买卖股票;三是不得用本人的 规定。 因此,当务之急应是加快相关法律规范的修订和整合,以消除不同层级立法之间的冲突,并进一步增加对银行业消费者的法律保护规则。 (三)信用卡恶意透支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43.html -
了解详情
.No.8604,Berger,V.C.(July 29,1987)]案认定,董事在卸任之后不能依据委托代理关系要求查阅提供给董事会的法律意见。除非董事可以证明有正当 了安全调查。 美国理论界对于查阅权的性质问题也存在分歧,有学者赞同限制董事的查阅权,会有利于保护公司及股东的利益。但也有观点对限制查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8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