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以仲裁委员会逾期未作出裁决为由,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这一重担又在很大程度上转嫁到了法院身上。为了及时有效解决纠纷,各地方法院在实践中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虚置了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比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明确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55.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平起平坐,也不可能得到国家的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所有的劳动者所有的权利。在实际中的各种不平等依然存在,而且相当的普遍。 工伤赔偿案件,一个在劳动 存在劳动关系,随即中止了工伤认定,李某只好申请法律援助首先进行确认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仲裁。幸运的是,劳动仲裁部门依法仲裁舞钢某公司和受伤者李某存在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943.html -
了解详情
,随意加班加点、生产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职工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等方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多,有立法相对滞后、执法不严、企业经营者意识淡薄等等。但其中最为主要 遵守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的行为表示理解或者行过且过;三是职工维权的机制不完善。目前企业职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唯一合法途径是调解劳动仲裁法院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15.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发生纠纷时,劳动者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前提是取得劳动仲裁机构不予受理通知书,即应当先仲裁后诉讼,以免法院对此提出异议。 四、不具备合法 更多的权益保障。如果仅仅因为用人单位形式上的差别导致适用不同的法律,会产生诸多的不公平 2、经济补偿的处理意见 参照本文第四条(一)款1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03.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继续履行,势必迫使劳动者采取仲裁或诉讼的方式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而仲裁和诉讼是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的,等到最终认定用人单位需要继续履行 或者可撤销时是否可以单方中止履行劳动合同以及违法中止履行的法律后果。草案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可撤销,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但是一方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621.html -
了解详情
拖延不签约、不续约,然后以此投诉而令用人单位遭到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法律却没有规定劳动者故意不签约的法律责任。仅举以上几例评析,即可管窥《劳动合同法》的 难认定其为弱势群体。所以,目前在劳动仲裁(诉讼)活动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诉求者提出多大的诉求标的,仲裁一律免费、诉讼则象征性地收取五元钱的做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339.html -
了解详情
格的主体,那么劳动者与之发生劳动争议就应当先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走一裁两审的程序。与此相吻合的类似的法律规定还有如下几个。 3, 依据《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三)》第一条提起仲裁或诉讼如何处理的问题 劳动者依据该条规定提起诉讼的,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用人单位没有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0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或者申诉,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解读】本条规定的是女职工维权的途径和程序。 【点评】从 规定的是损害赔偿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点评】本条没有明确规定,这种损害赔偿责任是否为劳动争议的范围,是否可以不经劳动仲裁而直接向法院起诉。如果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17.html -
了解详情
职业保障权、职业平等权等,劳动派遣的法律制度应当保护劳动者的就业权从而达到促进正规就业的目的。[15] (四)竞业禁止的规定 近年来,由于员工跳槽引发的 建立调解机构,且调解不能作为前置程序,应当尊重当事人自己的选择。[22] 关于劳动仲裁和诉讼,有学者认为,现阶段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可以采取并轨制,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48.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法律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在下面将逐一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事实劳动关系产生的劳动仲裁案件对劳动者来说存在举证难题。 我国诉讼原则是谁主张谁 的利害关系,他们一般是不愿意作证的。 然而,证据是打赢劳动争议的关键。按照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的请求能否得到支持,关键在于其所提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128.html -
了解详情